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免疫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的慢性疾病,以大肠(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炎症为病变的主要特征。本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等为主要症状。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西医学治疗本病的目的在于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显示了广阔的前景,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活动期多表现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血癖滞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疲法治疗本病多能取得良好效果,且有明显降低复发率的作用。因此本课题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活动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湿、热、癖、虚的证候表现,辨病辨证、病证结合,从以免疫损伤为核心的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探讨其抗复发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积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患者
世界各地区大肠癌发病率的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凡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澳大利亚大肠癌发病率均处于很高水平;而一些近年工业化程度上升较快的地区,如日本、香港、韩国大肠癌发病率出现了快速上升,有的甚至已达到高发国家水平;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非洲和中南美洲大多数国家发病率在10/100 000以下[1]。
会议
胃动力异常,是以正常生理性协调运动被扰乱为特征,胃平滑肌收缩力下降,张力低下,正向节律性传导能力下降的一类疾病。[1]肠神经系统(ENS):在ENS神经网络中,具有大量含脑肠肽
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 ALD)是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重度饮酒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10%~35%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10%~20%将发展为肝硬化。美国A
会议
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其实,另外一种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自身免疫性肝病也不少见。既往
会议
类黄酮物质是苯丙素途径次级代谢产物,可直接影响生长素载体分布、活性以及含量来调节生长素极性运输,或间接影响蛋白激酶/磷酸酶拮抗作用、相关蛋白活动、细胞膜流动性、ROS含量、细胞环境等调控生长素运输与分布,类黄酮物质亚组黄酮醇为生长素内源调节剂主要活性物质。此外,黄酮醇糖基化形式可调控生长素代谢,生长素能影响转录因子、ROS含量、细胞分裂素等反馈调节类黄酮物质合成。因此,类黄酮物质不仅能够调控生长素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泛酸、烧心、夜间阵发性呛咳等。笔者近二年中应用枳术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虚气滞型胃食管反流病29例,疗效确
会议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交往增多,B超检查的进步和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脂肪肝普遍存在,并有潜在发展至终
会议
大肠癌是涉及许多相关基因的多因素多阶段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不仅取决于核内遗传物质,而且还与核外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关系密切。mtDNA是细胞内唯一的核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