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胶对PCB晕圈影响的考察及应用

来源 :第十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晕圈是PCB产品常见的缺陷之一,PCB晕圈大小与其耐CAF能力直接相关.PCB加工对晕圈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除胶,除胶是影响晕圈大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着力研究除胶对晕圈的影响,并深入考察玻璃布处理剂、胶水配方等对晕圈大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没有机械应力损伤的情况下,仅除胶药水与PCB作用也会产生晕圈,进一步验证Desmear工序对晕圈有着关键的影响。除胶参数与晕圈的严重程度及晕圈长度有正对应关系,即除胶程度越大则晕圈约严重,晕圈长度越大。使用同样材料、同样的除胶参数,不同厂家的玻璃布生产的PCB形成的晕圈大小不一,这应该与玻璃布处理剂的质量及其与除胶药水的兼容性有关。不同覆铜板厂家的材料,形成晕圈大小不一,从此次考察的结果来看S和T家的中Tg材料在晕圈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好,这应该与材料的配方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线圈电阻电路板在层压工序电阻增大的原因,并且对于具体原因进行了一系列论证,发现主要电阻增大的原因是棕化线的棕化缸的药水对铜导线的微蚀作用,而导致导线的横截面积减小而使线圈电阻增大.
本文讲述了一种在挠性区贴上电磁屏蔽膜的刚挠结合板的制作方法,以一款16层、在挠性区贴电磁屏蔽膜的刚挠结合板的制作为范例,突出了前期策划设计(包括叠层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关键点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及控制技巧,积累了制作此类电磁屏蔽膜刚挠结合板的生产经验.
本文对软硬结合板中几种常用的纯胶和铜箔的性能进行研究,给出了软硬结合板制造过程中材料的评估方法和选材注意事项.研究表明,纯胶A的吸水率最高,耐碱性差,besmear咬蚀量大,并且仅仅能通过2次IR reflow测试,不符合客户的需求;纯胶B能通过4次IR reflow测试,可用于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产品上;纯胶C, D和E吸水率低,耐碱性好,besmear咬蚀量符合生产要求,并且可靠性能满足客户的需
比热值的准确度直接影响LFA法测得的板材导热系数的准确度,通过对比DSC与LFA设备测试PCB板材比热的原理及二者的优缺点,研究了激光闪射法在测试板材比热时参比标样的选取原则.文章旨在分析样品厚度和不同参比标样的选取对LFA法测试PCB板材比热值的影响,从而提高LFA法测PCB板材导热系数的准确度.
本文主要介绍热传递增强技术在LED用金属基电路板上的应用,介绍了金属基覆铜板导热技术、板上芯片封装技术、凸台直接散热技术、红外辐射散热涂料、纳米散热涂料在金属基电路板上的应用.
外观检验作为PCB制造的最后一道检验工序,对PCB的品质保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客户对PCB表观要求越来越苛刻,普通的人工目检已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用机器代替人眼的检验方式成为大势所趋,进而越来越多的PCB厂商选取AVI(自动外观检查机)作为表观检测的工具.本文从AVI的原理入手,通过与人工检验对比,找出AVI检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检验速度和检验精度方面。对于检验速度而言,AVI检验约是人工检验
四线式电阻测试技术通过对金属化孔孔阻值的分析,判断孔壁镀层厚度,从而使印制板金属化孔连通性能有可靠的保证.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一些个例现象仍存在一定的漏测风险,需进一步加强质量管控,避免缺陷印制板的交付.通过对四线式微孔电阻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金属化孔孔壁缺陷漏测风险,增加对测试数据离散性的管控,采用X光检测手段和显微剖切等其他措施不断完善微孔电阻测试方法,使得四线式电阻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不断降低条件下,无论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还是大批量生产,印制板企业都会遇到虽然拥有卓越的市场人员,但是生产线却很难如期交货的问题;如何强化车间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在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精益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生产车间是企业内部的一级生产管理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组织落实、过程监控、信息反馈、完成任务和现场改善。在
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是建立在高质量数据基础上的,数据质量的如何将直接影响信息化的程度及深度,而基础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对企业管理层决策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信息化的实施为背景,对BOM物料、非BOM物料、各业务模块主数据三类物料数据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这类基础数据管理的方法.建立统一物料管理体系要求具有统一数据、同步数据、共享数据、集中数据等几个原则。前期工作的准备是建立统一物料管理体系的难点及
铜面粗糙度控制及贴膜参数设定直接影响着干膜与铜面的结合力,是影响图转良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铜面粗糙度、贴膜车速、贴膜温度等参数对于干膜结合力的影响.笔者认为,为了取得好的干膜附着力,对铜面进行粗化处理,提高贴膜温度,和压力,降低贴膜车速,从而提供好的附着表面,降低膜层粘度,给予膜层充分填充进铜面空隙的时间,均可以达到提高干膜附着力的效果。虽然在各种粗化方法中,化学微蚀后铜面的粗糙度均匀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