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主要坡面地质灾害成因与分布研究

来源 :200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坡面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造成巨大社会损失.活动断裂与褶皱是其地质构造基础,风化岩石与疏松地表是其物质来源,降水与地表径流是其动力条件,暴雨、洪水是其诱发因素.过量抽取地下水、地下工程修建、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成为重要的致灾因子.广州市坡面地质灾害近十年来呈波浪状上升态势,1998年以来尤为严重;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广花盆地和低山丘陵区.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已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并且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文在了解国内外有关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改进的基于DRASTIC方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克服了传统DRASTIC方法中指标参数级别划分定额差异和指标值不连续性变化的缺陷,寻求最优的级别定额划分状态和指标值的连续性变化情况.在指
通过对马鞍山隧道塌方地质调查,结合地表变形监测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结果,分析了产生塌方的原因,总结了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防治塌方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对策,作为其他隧道施工的指导.
广州街东高速公路流溪河特大桥穿过广州-从化断裂(以下简称广从断裂).在鉴定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活动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断裂带上桥梁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对流溪河特大桥梁基础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础设计方案.
提出了裂隙岩体中单一非等宽裂隙的渗透模型,探讨了对具有多组节理的裂隙岩体进行渗透性分析的方法,并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为例,基于坝址区岩体节理的实际测量资料,建立渗流计算模型,对岩体的渗透特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万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对该地区边坡崩塌失稳形成原因及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考虑危岩体岩性、崩塌失稳的运动方式、崩塌失稳发展顺序、危岩体破坏形成原因等方面因素,对崩塌失稳模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分类.
镇江市素有"山林城市"之称,但受环境地质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地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对镇江市滑坡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能为镇江市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工程上多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滑坡稳定性和计算滑坡推力,该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诸如平衡、极限平衡、稳定、稳定系数、安全系数、下滑力、抗滑力、剩余下滑力等.本文讨论了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通过对推力传递法公式推导,阐明了稳定系数与安全系数;下滑推力与抗滑推力、剩余下滑力之间的关系.利用Excel实现了一个例子的计算,以便工程人员掌握.
根据实地收集调查资料,概括了玉溪市山洪地质灾害特征,在降雨、地形地质等因子区划基础上,进行易发程度分区,这对指导山洪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预案,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提供防避山洪灾害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伟大工程,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Stiglitse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协调好城市化进程中强大的人类工程活动同复杂的地质环境变化间的关系是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机遇.充分学习、借鉴地球科学相关学科领域的新观念、新成果、新资料,开展区域工程地质研究,探寻我国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的形成
为避免冻结法施工可能对上海软土地区隧道产生地质灾害,本文首次以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江底旁通道冻结施工中的第⑥层粉质粘土冻融土样与原状(未冻土)土样为研究对象,运用SJ-1A三轴剪切仪进行室内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获得在不同围压下原状与冻融后第⑥层粉质粘土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和孔隙水压力等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得到了冻融前后土体的有效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并进行了微结构机理分析;同时结合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