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感染与护理对策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7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防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我院ICU病房的8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3%,其中老年人居多;医院感染部位最多的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疾病中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感染致病菌最多的为真菌类;易感因素中有滥用抗生素等.结论 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过氧化氢(hygrogen peroxide,H2O2)刺激后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 Ⅱ,AEC-Ⅱ)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及Cyt-c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予戊巴比妥钠、肝素腹腔注射麻醉抗凝,行气管插管,开胸肺动脉置管,灌洗
会议
目的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82例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与81例有创机械通气(对照)两组有创通气的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撤机成功率、病死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两组脱机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P<0.01),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缩
会议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aesthesia,TEA)单次给药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胃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拟行择期胃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静吸全麻组(A组);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自控镇痛组(B组);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单次给药镇痛组(C组),术后A组常规肌注镇痛药,B组术毕接镇痛泵采用硬膜外连
会议
病例简介患者为55岁女性,以"下肢肿胀伴皮肤坏死2天"为主诉于2012年8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两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膝关节处肿胀,无明显触痛及活动障碍,就诊于第一医院,行下肢X线检查未见明确异常.于当日下午出现体温上升至39℃,于家中给予红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具体剂量不详,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患者自昨日下午开始出现左下肢大面积肿胀,并逐渐出现皮肤坏死,无明显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我院.既
会议
目的 心脏手术后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可以缩短ICU时间和住院日,然而部分病人拔管后可出现拔管失败(拔管后72h内因为心肺功能不全而重新气管插管),导致不良后果.本研究旨在对心脏术后拔管失败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成年病人(年龄≥18岁)心脏手术病例3663例,根据术后拔管后重新气管插管情况(除外非心肺功能不全原因所致)将病人分为拔管失败组和非拔管失败组(对照组),比较两组
会议
目的 观察结核患者终止妊娠后反生免疫恢复性疾病方法 本例根据症状和影像学给予抗结核的诊断性治疗后,症状和影像学得到改善,但在通过刮宫术终止妊娠后36 h出现症状迅速恶化,患者发热、剑突下疼痛加重和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示:中性粒细胞数目异常升高,表现为类白血病样血象,肝肾功能异常.心脏超声示:大量心包积液.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右肺弥漫分布团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左肺不张,左侧胸腔积液,右侧
会议
患者男,44岁,住院号:979165.入院日期:2012年12月4日,主诉:上腹部胀痛一年,加重半月.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与进食、排气排便无关,无恶心呕吐,无后背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幽门溃疡.自服药物(具体不详)后腹胀缓解.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加重,并伴烧心,无反酸、无恶心呕吐,于2012年11月29日就诊于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粘膜可见斑片状红斑,未见溃
会议
目的 以AKT/GSK3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DOR激动剂对大鼠脑缺血区AKT/GSK3通路的影响,以阐明AKT/GSK3信号通路在DOR激动剂诱导脑缺血耐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12只大鼠按体重分别均衡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DOR激动剂预处理、DOR激动剂预处理十脑缺血再灌注组.观察各组实验前后鼠脑大体形态,测定脑梗死面积、检测脑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KT和GSK3
会议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E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病急骤,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发病率及致死率高.临床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STEMI最有效的方法,其可及早开通闭塞的血管、缩短患者的总体缺血时间,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使早期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得到持续、充分、有效的灌注.但对于老年AEMI患者而言,急诊PCI治疗的风险显著增大.故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
会议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137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9例留置PIcC患者发生堵管,7例经处理后得到再通,2例无法再通而拔管.结果 PICC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异常有关.结论 了解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