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检查验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林学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四川洪雅为例,探讨利用"3S"技术来指导退耕还林工程中关键环节—规划设计与检查验收工作.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用在GIS系统中生成的坡度等级分布图和海拔等级分布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形成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草案).结合GPS现场勘查,最终形成正式规划设计图.对国家级和省级检查验收,利用GIS、RS技术对已退耕还林的地块进行识别和勾绘,形成检查验收图.对县级,应用GPS对实际退耕区域进行勘查,形成检查验收图.检查验收图与规划设计图叠加求交,找出差异,实出对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分析评价.应用"3S"技术来指导规划设计与检查验收工作,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和决策水平,增强各级政府的监管力度,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本文以60株表型优良的锥栗为材料,对14个调查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冠面积、树高、发枝力、土壤肥力、感炭疽病、枝果比例等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显著;树冠面积是影响单株产量的最主要因子,树冠面积、土壤肥力、感炭疽病、平均果重、枝果比例可用作良种选择的指标;通径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对广元市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调查现状.研究当前制约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产业区域的合理划分以及重点项目.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可借鉴的典型.促进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建设责任制.完善地方配套法规.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规范并完善林业产权制度,这是实现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根
在对毕节地区核桃优良品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优树选择.并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选出的14株优树进行综合评价、分级.
在分析中国林业行政立法的法律依据、立法成就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森林法》立法实践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林业行政法的需求,阐述了现代林业行政立法应当遵循三个层次的立法创新原则:即一般性原则、《立法法》原则以及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原则;围绕建设林业两大体系的目标,提出了近10年内的林业行政立法重点,即森林生态环境和现代林业市场环境的法律制度建设;还对实现林业行政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的立
在借鉴国内外评价森林生态效益方法的基础上,选取15项因子对河南省山地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为:防止泥沙流失功能价值15.92×10元;蓄积养分功能价值5.99×10元;保存降水功能价值0.45×10元;缓和洪水功能价值0.45×10元;净化水质功能价值29.81×10元;增加地表有效水功能价值4.50×10元;增加水力发电功能价值0.45×10元;吸收二氧化碳功能价值939.32×10元
农田防护林网是我国防护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防护林建设中栽植树种主要以杨树为主,且有些地区大面积栽植同一树种,给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条件,致使有些病虫害连年连片持续发生.2002年4~8月对衡水冀州市门庄乡的农田防护林网病虫害发生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并做了局部防治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验.对于食叶害虫、刺吸害虫、蛀干害虫采用树干注射结合喷涂药剂方法防治,结果表明,树干注
本文从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历史出发,分析了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现状,探讨了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浙江省省情的6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建议.
通过对保定市区主要木本和部分花卉植物病害调查,在几种主要的栽培木本植物上共发现病害44种,观察研究了杨树、核桃、月季等25种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和发病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的气象灾害,存在于历史时期,发生的范围多局限在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植被覆盖稀少、沙化土地集中的严重荒漠化地区,过去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加剧了对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生态破坏,造成了沙尘暴的频度、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重,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对沙尘暴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类型进行了
为了在荒山营造森林以改善生态环境.本文用直流电场处理了油松、马尾松等种子,进行了室内外试验,山区样方发芽试验以及飞机播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直流电场处理的油松种,可提前1~2d发芽,提高发芽成苗率10%~20%;在山区多次飞播造林试验中,提高当年成苗20%~57%;在效果好的播区,提高成苗1倍.同时发现:用适宜的电场剂量处理树种,能加速种子萌发,缩短萌发期,提高成苗率和幼苗生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