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I扩散峰度成像在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参数改变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高斯扩散峰度成像(DKI)相关参数在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变化. 方法 对70例脑梗死患者行DKI扫描,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5组,分别为超急性期(6h内)6例、急性期(6-24h)13例、亚急性早期(24h-7d)36例、亚急性晚期(7-14d)9例、慢性期(>14d)6例.扫描完成后获得的数据经GEADW4.6工作站采用Functool软件后处理得到DKI相关参数图,包括平均扩散峰度(MK)、轴向峰度(K∥)、径向峰度(K⊥)、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张量(D∥)、垂直扩散张量(D⊥).在各参数图上脑梗死核心区域选取兴趣区(ROI)测定相应参量值,分析不同时期脑梗的参量值变化趋势,采用t检验法与对侧镜像ROI测定的值进行比较. 结果 除慢性期外,脑梗死区域在MK、K∥、K⊥图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在MD、D∥、D⊥上呈均匀低信号.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早期及亚急性晚期脑梗死区域的MK值(1.323±0.361、1.576±0.451、1.523±0.435、1.412±0.281)较对侧正常区域ROI的MK值(0.846±0.242、0.823±0.191、0.861±0.145、0.937±0.209)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K、K∥、K⊥值在急性期、亚急性早期升高到最高峰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有趋于正常化的趋势,且升高幅度相较于MD、D∥、D⊥降低的幅度更大.MK、MD值与脑梗死发病时间呈正相关. 结论 传统的DWI及DTI技术是以高斯扩散模型为理论前提分析组织结构的差异的,但实际上生物组织中由于细胞间隔、细胞膜、细胞坏死等复杂微环境的存在,水分子的扩散偏离了高斯扩散模型.因此,非高斯扩散峰度成像(DKI)能更准确敏感的反映脑梗死区域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并可提供更多的扩散参量及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双源CT能谱成像对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并且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肠道炎性病变的患者资料共58例,其中克罗恩病29例,溃疡性结肠炎19例,肠结核10例,另选择10例经临床确诊的无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在口服等渗甘露醇后行双源CT能谱成像检查.测量各期相病灶的单能量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目的:探讨DWI序列与常规T1WI及T2WI相比较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作用; 方法:搜集2013-2015年间我院接诊的患有颅脑疾病的新生儿60例,经常规T1WI及T2WI扫描后,加扫DWI序列,观察DWI序列在高信号时其余序列病灶显示情况. 结果:其中15例常规T1WI及T2WI未发现异常,而DWI发现异常信号,其余45例患儿T1WI或T2WI发现异常,其中T1WI发现脑室内出血6例,发现脑实质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率及心率波动对 256 层螺旋 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150 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 256层螺旋 CT冠状动脉检查的原始数据在心动周期的40%~80%时相上进行图像重组.对直径 > 1.5mm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分(≤3 分为满足临床诊断).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结果 扫描时所有患者心率 47~109 次/ m
Purpose: To prospectively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3.0-T MR to evaluate the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esophageal wall and subsequently assess the depth of esophageal wall invasion by esopha
目的 总结急性狼疮性肺炎的影像表现特征及与卡氏肺囊虫(PCP)鉴别。方法 通过对3例少见的急性狼疮性肺炎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分析,并回顾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部病变的相关文献,从而总结其特征,与卡氏肺囊虫鉴别。
目的 肿瘤患者放疗后椎体FDG PET/CT与FLT PET/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健康人FDG PET/CT检查图像和32例头颈部及体部肿瘤患者放疗后18F-FDG PET/CT检查图像、20例体部肿瘤患者治疗前18F-FLT PET/CT检查图像、13例头颈部及体部放疗后18F-FLT PET/CT图像,采集对照组及照射野中心椎体平均SUV(SUVavg)。
目的:探讨MRI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价值,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符合率. 方法:39例经组织学或临床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同时行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MRI平扫,连续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连续动态增强肿瘤表现出的强化模式;在连续动态增强扫描MRI,绘制肿瘤、主动脉、门静脉及肝组织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重建各期动态图像.对2种增强所表现的良、恶性特征进行分类、计数和比较.2名放射科医生按照美国放射学院
目的:制备转铁蛋白标记的磁性脂质体 Tf-MLs,评价其理化特性,并对其细胞结合特性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磁性脂质体,共价结合法制备Tf-MLs.对Tf-MLs的粒径、电位、形态、转铁蛋白结合效率、T2弛豫时间、细胞结合特性及细胞毒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与TfR高表达HepG2肝癌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的体外MR成像.
目的:提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DCE-MRI)在脑胶质瘤临床应用中的认识. 方法:对DCE-MRI成像的基本原理、胶质瘤DCE-MRI成像的生物学基础及DCE-MRI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结果:DCE-MRI是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根据其药代动力学特征追踪对比剂通过血管的情况,选择感兴趣区域(ROI)运用Tofts-kermode血流动力学模型输出Ktrans、Kep、Ve、Vp
目的 探讨胰腺急性闭合性腺损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 12 例胰腺损伤多层螺旋CT征象特点。结果 胰腺损伤CT表现为:胰腺断裂2例;胰腺或胰周出血4例,胰腺挫伤、挫裂伤4例;损伤性胰腺炎2例;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损伤:显示肝、肾上腺、肾损伤各1例,脾损伤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