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热毒证候病因探讨的临床回顾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热毒证患者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筛选收集本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布调查并将其分为热毒证组及非热毒证组,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以及住院病情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热毒证病因的危险因素. 结果:研究纳入322例患者中热毒证组占42.20%(136例),非热毒证组占57.8%(186例).热毒证组平均血管病变数、左室舒张末、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差于非热毒组(P<0.05),住院期间心血管死亡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热毒证为吸烟、辛辣厚味饮食、糖尿病、高脂血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人群(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三个因子是预测热毒证候病因的独立要素,OR值分别为1.755、1.637、1.483.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热毒证形成病因与吸烟、血脂代谢紊乱相关,住院期间预后与非热毒证未见差异,但心室重构程度重于非热毒证组.
其他文献
巨刺是首载于《内经》"九刺"法中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独到的疗效.但从古至今,各医家对"巨刺"的应用依据和操作手法持不同观点,"巨刺"理论的研究尚不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综合探究,可以理解到古人对中风有"入中"、"卒中"、"偏枯"、"半身不遂"、"风痱"等名称,但传统医学中并没有"肩手综合征"的病名.因此,本文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基本精神就是辨证论治,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及其团队精研《伤寒杂病论》,提出"人-症-病-证"完整辨治体系,该体系作为中医药
介绍应用头八卦针法辨治突发性耳聋的理论要点及病案分析.应用头八卦针法,定位取穴准确、掌握理论核心、精晓八卦卦性是重要前提,再结合五行、五脏子母补泻等学说,将其综合运
目的:探讨《内经》中浅刺针法并引出对于得气的思考.方法:从理论、针具、刺法、运用原则分析《内经》中有关浅刺针法的论述.结果:浅刺法针刺浅,很少产生酸麻胀等针感,但依然
腰椎间盘突出症(LDP),指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后失去稳定,在外力作用或长久不良姿式下,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腰
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机体阴虚内热,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等主要症状的病症,西医学多属糖尿病,西药以控制血
古代医学经典系统地总结了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联络、病候主治范围、腧穴功能特点.心脑相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古代医家对心和脑相互关系的概括.该文主要探讨心
本文从神经解剖学和周围神经血供的角度进行阐述,探讨面瘫急性期患侧面部是否可给予针刺治疗.结论是面瘫急性期(1~7天),首先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病灶的定位,如病灶在茎乳
三七传统用于出血证、跌打损伤和瘀血肿痛,目前也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本课题组对三七益气活血"生打熟补"之功效干预冠脉病变各阶段发挥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