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

来源 :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现实中种植业结构调整社会化服务、产业化"龙头"和农户的利益关系、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区域比较优势和目标市场等问题,并在讨论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涉及农产品贸易中的检验检疫问题,其中有检疫知识普及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建立示范区,发展绿色农业,加强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等.
本文对四川西部大开发具体实施中结合四川省植物检疫现状阐述今后发展思路.
本文就台湾与漳州农业合作中有关植物检疫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
本文就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结合实际探讨,分析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找出不相适应的缺点和问题,制定出相应对策.
本文结合近年来内检、外检工作的经验,探讨加入WTO后植物检疫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本文阐述光合作用产物是形成作用产量的基础,作物要达到超高产必须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意义,研究了提高光合效率的新突破,同时分析了提高光合效率的广阔前景.
以甘蓝和萝卜子叶为材料,进行原生质电融合的研究,探讨了电融合的条件、参数对电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场参数以100Vpp/cM、1.0~2.0MH开始的处理可以在不降低原生质体生活力的前提下,得到较高的融合率;脉冲幅宽30S,脉冲强度2.0KM时,原生质体融合的效果较好.
本文分析了太谷、应县两地在小麦生育期间的气温差异通过对冬麦北移主栽品种北移1号在原种植地与北移区两地生育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冬麦北移后生育表现为"三短两长"的特点,致使"三段生长"的营养生长有效期极大地缩短,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的过渡期也相应缩短,而生殖生长期明显延长,导致了株高降低、节间变短变细变实、强度明显提高,虽然单株分蘖几乎很少成穗,单株绿色营养面积也很小,但在较高的水肥与合理密植条件下,由
通过对3种复种方式(水稻-水稻、棉花-水稻、棉花-棉花-水稻)稻田杂草群调查和2种耕地方式(水稻移栽前耕地1次、2次)及6种除草方法(谷壳覆盖淹水法、稻草覆盖淹水法、动物粪便淹水法、稻田养萍法、化学防徐法、人工除草法)对稻田杂草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旱轮作可很好地控制稻田杂草发生,且随着旱作年限的延长,优势杂草种的频度和优势度明显降低.水稻移栽前耕地2次,能控制大部分杂草.动物粪便淹水法、化学
通过2年试验证明,多效唑调整两系籼杂皖稻79制种花期效果明显,与氮素和激素合理配合使用,能延迟父本4d、母本1d始穗,延长抽穗历期父本2d、母本4d,可提高异交结实率13.5﹪~14.0﹪,比一般氮调增加制种产量22.0﹪,比不调的增产108﹪.同时多效唑有降低花粉活力,缩小穗型、加重包颈程度和分散抽穗等负面效应,适时适量增施氮肥和"920"可以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