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70-2008年)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中国(1970-2008年)能源消费、劳动、资本、碳排放以及实际产出的数据运用Pesaran et al.(2001)提出的协整检验法以及Toda和Yamamoto(1995)提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去研究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长期协整关系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这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资本、劳动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作用不显著;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有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因果检验法我们发现能源消费与实际产出、碳排放与实际产出均呈现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结论表明中国若要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减少碳排放短期内势必要以适当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但从长期来看,政府推行的节能减排战略不会阻滞经济增长.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Spline-GARCH模型及基于数据的“有向无环图(DAG)”方法,对我国股市波动和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及其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1年的样本期间内,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长期趋势呈现出十分频繁的周期变化,变化的转折点与国内外重大经济金融事件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相一致;中国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及其波动之间的同期和跨期因果关系有所不同.消费者价格
本文在细致分析地方债务的发展现状和风险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微观层面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防控措施。
本文针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中存在的大量零值和负值给予了高度关注,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中国对外FDI二元扩张的概念,并且从东道国政治风险、金融发展等视角对我国OFDI的二元扩张的路径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东道国政局稳定与中国对外投资的决策和投资额正相关,但是东道国腐败等体制问题并不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决心.而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对封闭经济而言,开放经济的政策环境是一种复杂环境。本文在放弃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下,直接引用扩展的IS-LM开放宏观经济扩展模型,在对开放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的经济政策效应,揭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复杂性及其政策选择风险,并利用我国1997-2011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加入WTO前后两个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及其政策选择风险进行了经验
本文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特征及其体制根源,探讨了我国将这种体制障碍转变为体制优势的策略,最后描绘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存在的超越前景。
首先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各个国家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检验和Hausman Test对模型结果进行检验,选取最优化模型结果。在此基础上,基于时间效应建立了logistic模型和国家目标约束函数的参数预测模型,得到2012-2015、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实证结果得到,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在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中优于其他模型;同时总人口、人均GDP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总量都是正向影响作用,
本文以584家2007-2010年持有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为主样本,对金融投资行为以及会计准则在金融风险的应对与传导机制中的双重角色及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鉴于既往文献以公允价值信息为解释因素导致了学术争议,以经理层的证券投资意图为视角,将公允价值会计下的金融资产分类管理、择机处置以及价格波动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进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现和解释:(1)公允价值会计下的金融投资行为是一项重要的风险应对策
国际社会和主要国家开展的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反映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以及在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上达成的共识.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将有利于修补原有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提升金融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将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防范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股票可交易过程的分解,将可交易价值分解为流动性价值和波动性价值.基于无套利原理的流动性价值模型指出流动性价值的表现类似于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现金红利、随机波动条件下基于期权思想和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的波动性价值模型显示:红利水平、预期波动率和波动率的变化率决定波动性价值的存在及水平;波动过程和价格过程的相关程度、波动的均值回复速度则反映了波动性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为事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审计客户股票的十日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单位的一些审计特征及其他一些公司相关的因素显著相关,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已大致成立,审计已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的功能,有利于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