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第五届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10月我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30天)后,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呼气一氧化氮浓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呼气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哮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呼气一氧化氮水平,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具有损容性,病程缠绵。笔者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阳热怫郁”在粉刺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心肺胃功能失调于内,病部于表,阳热怫郁于上,是粉刺发病之本。外邪袭袁,卫气失畅,阳热怫郁于肌腠皮毛,是粉刺发病之标。外内合邪,阳热怫郁,玄府闭塞,气液失运,郁滞肌袁,酿积成脓,发为粉刺。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因大多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病机为阴虚燥热,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述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的报道少之又少。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现代科学理论之一,笔者借助人体系统与无生命现象的宏观热力学系统的耗散结构有着相似的特点(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试运用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及二者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体现,浅析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为其防治提供新思路。
“头气街”是四气街之一,也是经络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在《内经》中已有明确阐述,然而在针灸临床应用中对“头气街”的重视度不足。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头气街”的内涵及其在脑病针灸治疗中的相关临床应用,发现在“头气街”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对中风、癫痫、痴呆症及头痛等脑源性疾病有确切疗效,体现了“头气街”理论对针灸临床的重要意义。
《理瀹骈文》有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具备的中医外治法理论体系,强调“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并将中药外治灵活辨证地运用于各科内病的治疗中。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都具有甲状腺组织增生的共同病理基础,与中医学认为“瘿病”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等有形实邪结于颈前,久而成实的认识相吻合,结合《理瀹骈文》的中心思想,以化痰散结之消瘰丸为基本方加减制膏外敷,辨证论治加减用药治疗
本文从连梅汤证“消渴”、“麻痹”两大主症出发,紧扣热病“火有余、水不足”的病机,从因机证治四个方面探讨连梅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以五行生克制化、四气五味、药物疗效进行论治,旨在对连梅汤主治范围的发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可行性基础,对中医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参考。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临床医家对其著述颇丰,然笔者结合方约之治崩三法及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证治经验,认为“塞流”、“澄源”、“复旧”可作为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基本治则和根本大法。急性出血期当截留止血,以防亡脱;止血过程中寓澄源于塞流,辨证审因,或清或补或消;血止之后,补虚固本以复其旧,三法同施,塞流不离澄源,澄源不忘复旧。此外,“塞流”、“澄源”、“复旧”可作为一切血证治疗大法,关键之处在于把握
炙甘草汤是伤寒名方,主治“心动悸、脉结代”之证,古今医家多用于治疗心律不齐类疾病,但也有治疗肺痿、咳嗽等的记载。中医的核心思想是辨证论治(这句话没有任何意义),本文立足于经典,结合后世医家对此方的灵活运用,认为此方乃治脾燥津亏之润剂。
目的:指导临床准确辨证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来减小阿片类癌痛止痛药的副反应,达到加强西医癌痛止痛药止痛效果或者降级使用止痛药的效果。方法:从阿片类癌痛止痛药使用现状、癌痛的中医病机,阿片类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相互发生的作用几方面来分析,归纳出阿片类癌痛止痛药的中医性能。结论:其中医性能为:四气属温,五味属辛苦,升降浮沉属升浮,归心、胃、大肠经。
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上皮性卵巢癌约占90%,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生育年龄的推迟,患者有更强烈的生育要求,因此,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治疗手段仍不断探索,然而对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的适应征、化疗药物对卵巢功能的损伤及如何有效保护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等尚有很多争议,本文将就相关研究
升清降浊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现,病理状态下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会出现各种疾病,本文试从清浊相干导致妇科疾病的角度,探讨升清降浊法在妇科疾病当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