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的了解看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

来源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从伦理培训、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知、对临床伦理和临床研究中伦理的认知、对医学伦理培训的需求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是否接受过伦理学课程培训对研究内容选择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描述了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提出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医学伦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已被医学界和社会科学界日渐关注.这门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两百多年,带着哲学和宗教色彩的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于一片赞叹和恐慌声中,慢慢地站到了中国医学的舞台前沿上.试管婴儿,安乐死,克隆,脑死亡……一个个新的医学名词,一次次成功的医学实验,在标志着"科学技术进步"的耀人光环下,究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灾难?本文探讨,一.以人为本的医学伦理学,二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熟,社区卫生服务需要面对更多具体的伦理学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非常重要,能深刻影响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同,从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起重要决定作用.社区卫生服务实质上从传统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人的健康作为工作的中心,变既往的医生在医院里被动的接收病人进行诊治为主动到社区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指导等各方面的卫生工
解读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个迫切的社会课题,人们已经从多方面加以研究,但本文认为,"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趋向"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只有深刻分析这个原因,才能探讨适应市场化趋向的医患关系协调机制.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健康教育,因为它能够从根本上维护公民身心健康,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利,这一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社区卫生服务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必须承担起这一道德责任,注重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切实重视和落实健康教育。
自古以来,人们对医生的要求,不仅是要有高超精湛的技术,而且要有崇高的品德和良好的医风.本文就如何努力构建和谐医院进行了讨论。
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医托"现象,使广大的病患者深受其害.雇佣"医托"到正规知名医院去拉病人,已成为当前一些规模不大,效益较差的小医院和诊所赚钱的主要方式.仔细分析"医托"行骗的对象及其易受骗的原因,对易上当者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医托"这种非正当的职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危害性表现在: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和医疗秩序;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要形成防治"医托
军队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体现在方方面面,最根本的是要牢记职能使命,把握医院建设方向,做到像白求恩那样做人行医.作为白求恩亲手创建并工作战斗过的医院,本文探讨了如何积极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本文通过对医院伦理学委员会职能作用进行了分析,指明了目前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建设的现状和职能作用发挥状况.本文认为目前影响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职能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是领导重视程度低,医学伦理学委员会人员组成不合理,功能定位不准,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针对上述几方面的因素,本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加强宣传教育、科学选配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颁布后,各医院纷纷出台新规定,推出新举措.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单位落实的实践,总结提出了关于贯彻的四点看法:1.提高认识,科学统筹与配套文件的学习贯彻;2.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努力塑造医务人员的道德人格;3.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改进医疗作风;4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德医风建设长效监督机制.供其他医疗机构参考借鉴.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是整个道德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医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德医风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期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既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健全医德教育管理体系,提高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