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痤方干预湿热体质痤疮动物模型血清性激素与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清痤方干预湿热体质痤疮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用与湿热体质较接近的雄性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为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螺内酯组,清痤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给药30天.应用酶免法检测血清中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双氢睾酮DHT)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 结果:三个剂量的清痤方及螺内酯,螺内酯组和小剂量组血清T、E2、DHT、IL-1α、FFA水平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与大剂量组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组TNF-水平较空白组上升,有显著差异(P0.05),螺内酯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TNF-水平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剂量组比其他四组IL-1、FFA、TNF-降低明显. 结论:中药清痤方对金黄地鼠痤疮模型的性激素和血清炎性因子IL-1、FFA、TNF-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小剂量组效果最佳,这也符合中医体质调理的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防治反复感冒及调理气虚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方案的229例气虚体质受试者分为试验组174例,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玉屏风颗粒,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安慰剂,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周期1年,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及第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完成情况良好,基线可比.治疗后试验组反复感冒次数低于对照组(P<0.0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个体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女性为子宫肌瘤易患人群.将体质辨识与调节运用到"治未病"理论中,对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在子宫肌瘤防治中尚未被广泛的运用.通过调节体质预防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该思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同时也是对"治未病"思想的创新.
过敏体质是儿童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内因,防治儿童过敏性疾病调理过敏体质是关键.本文用中医思维对儿童过敏体质进行了诠释、总结了儿童过敏体质的表现特征,并介绍了膏方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独特优势.内服膏剂,又称膏滋,具有滋补、治疗与预防的综合作用,它根据人的体质类型、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按照中医的组方原则而确立的个体化处方,选用道地药材并将之反复煎煮浓缩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的半流质状剂型。膏滋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因后天过度色素沉着引起,主要发生在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黄褐斑虽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或工作.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故应积极防治.中医"治未病"思想及中医体质学说为黄褐斑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患者的偏颇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灸治疗各种痛症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原则以辨证论治及辨病论治为主,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取针灸结合辨体论治的方法,亦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并且在远期疗效方面收效更加显著.文中结合血瘀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及湿热体质痛症的具体病例探讨了针灸辨体论治在慢性痛症中的应用方法.
中医除从外形认识肥胖外,尚从虚和实角度认识肥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气虚质(虚性体质)和痰湿质(实性体质)是肥胖两大主要体质.代谢组研究显示,两者虽同为肥胖,能量代谢却呈现相反趋势.新近研究表明巨噬细胞自噬可通过启动(垃圾回收及储能)和降解(垃圾焚化及供能)实现代谢调节,任何环节障碍均可造成肥胖,明确障碍所在环节对肥胖防治意义重大.由此提出,开展虚实体质肥胖自噬比较研究的设想,观察其在启动和降解两个环
目的:观察益气防感方对气虚易感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就诊及健康体检的气虚易感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治疗过程中剔除及脱落9例后,治疗组63例,对照组62例.两组分别给予中药益气防感方和维生素C片治疗,以益气防感方为治疗组,维生素C片为对照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气虚质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气虚质分数均有所下降明显,但治疗组下降明显
目的:调查专业领域对熏蒸操作规范辨体质操作要点的专家意见,为制订熏蒸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德尔菲(Delphi)法制订《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熏蒸》第一轮调查问卷,向全国10省市36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的辨体质操作要点进行统计分析,为编制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提供基础.结果:问卷回收34份,专家积极系数94.4%,其中关于操作部位条目的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较高.结论:《中医治未病技术操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气郁体质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郁体质失眠患者126,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中药熏洗加西药组)63例,对照组(单纯西药组)63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临床疗效及气郁体质得分情况.结果: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61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各个医家对于痤疮的发病机制大多从热、湿、痰、瘀、虚、郁入手,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但仍难以控制痤疮在治疗时具有的复发性.研究这六则医案,探寻隐藏在不同医案当中的相同之处,从而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处方用药中感悟其对于痤疮的认识,认识到痤疮的发病与湿热病因密切相关,领悟到千金苇茎汤的奥秘,了解到王琦教授于痤疮这一疾病的用药特点与临床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