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湿地脱氮效果与负荷的量化关系

来源 :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流湿地脱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献报道其氮去除率也差别较大,给准确评估潜流湿地脱氮效果带来不确定性。本文通过19个月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了约40种入水负荷下氮的去除效果,总结了芦苇、茭草、混合种植以及无植物潜流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下的单位面积进出水氮负荷和去除率的变化规律。四种潜流系统入水负荷从400变化到8000mg.d-1.m-2,出水负荷小于7000mg.d-1.m-2,证明潜流湿地出水总氮负荷随入水负荷的升高而升高,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单位面积总氮的去除率在低负荷条件下随入水负荷的升高而升高,但在高负荷时单位面积去除率基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受入水负荷的影响,去除率变化波动较大。各系统的最佳运行范围在2000~ 4000mg.d-1.m-2之间,平均去除率在1062~2007mg.d-1.m-2之间。床体间比较认为,植物床脱氮效果明显好于空白床,芦苇床、茭草床单位面积脱氮效率高出空白床63%和27%,同时考察的植物吸收量证明,植物吸收氮的量非常有限,不到去除量的5%,证明植物主要通过除吸收以外的其它因素如改善水力条件和根系微环境来提高系统的氮去除效率。研究结果为潜流湿地脱氮规律的理解和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暴雨径流污染控制对于湖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暴雨监测。研究滇池流域农村暴雨径流的水文和污染特征,针对不同沟渠的负荷变化特征以及污染物形态,研发了高效
富营养化是水体严重污染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比例超过80%。而一般认为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污染源可以分为外源(点源和非点源)及内源两种。所谓内源,就是指沉
本文综合介绍了我国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揭示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水体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
对水体中主要的三种重金属(铜、镉、铅)对青萍抗氧化酶系统的几种酶,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可溶性蛋
氧化塘技术是有机废水、特别是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手段,在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对于暂时无法截污的城郊河道,利用废弃的鱼塘,将其改造成氧化塘,对上游污水进行预处理,研究表明
本文比较了由砾石、沸石和粉煤灰填料组成的三级人工湿地与单级砾石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体的运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级式人工湿地能依次去除景观水体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同
根据云南省楚雄市土地处理生产性示范工程和昆明市中试工程的研究结果,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慢速渗滤工艺对有机污染物、氮磷等有很高的去除率,BODs和CODcr分别为92.6%和90.2%,TP、
包头市黄河湿地位于阴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黄河几字形转弯最上部的北岸,具备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多种珍稀物种,保护意义重大,但湿地受到污水和农垦的严重破坏。本研究在分析复杂
洱海于1984年开始立法准备,1989年实施洱海管理条例,并于1998年修订,2004年修正。本文就洱海二十年的立法实践,探索调整条例所涉及的各方关系,深化湖泊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作用
植被是防治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积极因素,尤其在抑制土壤侵蚀方面很重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侵蚀及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状况,并在东北农业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