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R-145甲基化调控miR-145/c-Myc/p53抑癌通路探讨龙贝逍遥散抗乳腺癌机制

来源 :世界中联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国家癌症中心首届中西医肿瘤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ing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基化是其重要发病机制,通过逆转启动子甲基化使沉默的基因重新表达,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途径,龙贝逍遥散与乳腺癌病证相合,课题组试从miR-145甲基化调控miR-145/c-Myc/p53抑癌通路角度探讨龙贝逍遥散抗乳腺癌机制.
其他文献
中医接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以上为晚期病人,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经西医治疗失败的患者,二是复发和转移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三是一发现即是中晚期的病人.在这个阶段中医能起到减轻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很多恶性肿瘤病人选择放弃西医治疗,选择中医治疗方法,目的在于希望有尊严的平静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以此可见中医治法在肿瘤末期患者临终关怀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
传统推拿以大动作调整关节,以强力按压痛点,而疏忽了对系统和牵拉点操作的不足。所以在治内病和解决病根的始发点上有所欠缺。指尖推拿正是针对这些欠缺,进行了理论上和操作技术上的补充,并对经方和针灸的运用起一个相当大的辅助作用,为气血运行打通渠道,为经方作用清除疗效的障碍,进而使十四经络、五脏六腑之气血畅通无阻,让人体自愈力大幅度提升,最终战胜疾病。
该论文介绍了储真真教授运用温补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路、方法、临床用药特点.储教授治疗虚寒性癌症临床经验有三:温补肾阳,选用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等品,温而不燥;温补中阳,常用干姜与参、芪同用,温而不伤正;温补心阳,桂枝为主药,佐以重镇之龙骨、牡蛎,温而重潜.储教授辨治此型病最大的特点是以整体观为指导,结合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温补方法,执简驭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其病因病机,许多医家将其归为厥阴病.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经典方剂,因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组方特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并取得较好疗效.一些实验室研究结果也证明乌梅丸对治疗恶性肿瘤有效.本文从厥阴病与恶性肿瘤、厥阴病与乌梅丸的关系及乌梅丸的临床与生物学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乌梅丸在恶性肿瘤中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乳癌、肝癌手术治疗后情况、化学治疗后情况、放射治疗后情况和标靶(蕾莎瓦)治疗后情况,阐述了中医临床辩证和中药治疗。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其方药简力专,配伍精良,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原书中加减方众多,后世发挥甚广,清代伤寒学家柯琴将其评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在临床中,郁仁存郁老善用小柴胡汤治疗肿瘤.郁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提出了肿瘤发病学的"内虚学说",指出脏腑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广义的伤寒六经理论并不局限于外感伤寒疾病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因乳腺癌手术创伤较大,特别是腋窝淋巴结清扫后,极易产生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多发于腋下、锁骨下、肋弓上和胸骨旁.皮下积液的出现,使皮瓣漂浮,增加切口张力,减少皮瓣血运,影响切口愈合,并且易诱发感染,导致皮瓣坏死,推迟了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
经方从6世纪开始传入日本,《伤寒论》学术研究开始在日本兴起,各种注释《伤寒论》的著作先后刊行.现在,西医的医师通过各种学习班学习汉方,在日本的医院里,经方制剂的使用非常广泛.由于纳入医疗保险的汉方颗粒剂大都为经方制剂,医生开汉方颗粒剂时自然用到了经方,也有少数会开汉方煎剂的医生基本上也是开的经方.在日本用汉方药治病的医生,主要根据《伤寒论》方证对应的理论来处方,而不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只有少数学过中
厥阴病为六经之末,阴阳转化之时,为三阴之柩,病情危重,其与肿瘤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病机、经络、证候及转归三方面分析,认为两者有颇多相似吻合之处,大胆猜测可从厥阴病论治肿瘤.而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主方,在肿瘤的治疗上亦起着一定作用,笔者通过乌梅丸的临床、实验文献及自身临床案例分析,侧面证明了从厥阴病论治肿瘤思路的正确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经方为方剂鼻祖,其组方选药严谨精炼,在组方中君臣佐使,组织配伍,有条不紊,风范昭然,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现通过检索近些年中医经方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对中医经方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