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技术问题分析

来源 :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6年会——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控制与管理系统(简称L3)是不锈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样一个大型OLTP系统,采用了基于三层架构的、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本文归纳了L3调试与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与三层架构相关的应用软件技术问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总结了三层架构下应用软件开发注意事项,为今后L3系统的可靠扩展和维护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介绍了解决实际工艺车间调度问题的一种新的免疫算法,此方法是将免疫算法、随机性参数、小环境(Niche)搜索结合为一体,用抗体直接表示生产调度,设计编译优先权和延迟时间,并利用小环境(Niche)搜索来优化排序,由此得到排序,从而得到问题最优解,同时利用算例证实具有全局寻优性和收敛性.
以太网技术和工业总线技术结合构成了高炉信息网系统,从结构、功能、特点和后期的运行情况介绍了该信息网系统.
本文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三维板坯连铸过程凝固传热分析模型.该模型根据成分偏析,采用钢中多组元成分计算液、固相线温度,考虑了组元成分、固相分数、温度等因素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利用综合换热系数处理二冷区的四种不同的换热状况,以二冷区铸坯表面实际水流密度分布和辊子接触传热为边界条件,计算铸坯表面与内部温度场及固相分数分布,预测凝固终点位置.并分析辊子、喷嘴水流密度分布对热流密度、温度分布的影响.铸坯表面
介绍多个任务进程同时控制的加热炉系统运作模式,对多个进程的设计思想及管理优势进行论述,并简要介绍进程间数据以及事件的传递方式.
介绍了中板加热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炉温控制策略以及应用情况.该系统投入运行后,燃耗和氧化烧损分别比同类炉子降低了约4%和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实现系统安全的目标,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评价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电气安全评价作为安全评价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亦显得十分重要.作者将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组织化、条理化、系统化,并把计算机应用于评价过程中.
通过对宝钢股份不锈钢分公司L3产销系统中的质量判定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功能实现说明的介绍,阐明热轧质量判定思想.详叙热轧质量判定在不锈钢分公司热轧1780机组上的应用实现.
从影响能源计量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切入,阐述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审核及出具等环节中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说明了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运用信息化平台,提高能源计量数据管理水平.
随着宝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能源设备站房将从有人值班变为无人值班,采用点检方式来实现对这些站房的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利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对热轧空压站、炼钢空压站的远程互相监控,进而在不影响生产的的情况下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以SIMATICPCS7为出发点阐述西门子工控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及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扩建炼钢连铸水处理的运用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