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elockⅡ肱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lo1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Neer分型中三、四部骨折采用NumelockⅡ肱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方法:自2008.01~2010.03,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四型2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NumelockⅡ肱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结果:伤口一期愈合,骨折8~13个月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4例,优良率为88%.结论:NumelockⅡ肱骨近端外侧锁钉钢板共有角度可调、固定牢固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对老年的肱骨近端Neer三、四型骨折治疗.术中精细操作,注意保护与骨折相连的软组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其他文献
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TSPD)是腕部少见的严重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多以背侧脱位为主,早期漏诊及误诊率极高,后期常发生舟骨骨不连、 舟骨坏死、腕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腕及手的功能, 治疗上较为困难.该文就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相关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trans-scaphoid perilunar dislocation,TSPD)是指合并有舟骨骨
目的:通过对腕舟骨、大小多角骨数字化重建,并运用大型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对两种镍钛记忆合金腕骨三角融合器(NTSTTAC)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器械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将IGS格式的两种融合器的三维图导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赋予相关材料力学性质,建立NT-STTAC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腕关节掌屈背伸时NT-STTAC受力情况模拟加载,分析比较模型各部分的不同应力、应变值及分布和压
1 病例资料图2 术中见肿瘤呈暗紫色,内容物为黑色泥沙样,质略黏稠。患者,女,43岁,因"骶部、右侧臀部及右下肢酸痛、麻木不适3年余,加重半个月"于2010年8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右侧臀部及右下肢酸痛、麻木不适,行走及活动时明显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目的 探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圆韧带重建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圆韧带重建术治疗39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结果 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 按照吉士俊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5髋,良6髋,可3髋,优良率达93.2%.结论 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圆韧带重建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效果良好.
目的:应用可加压外固定架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并评价疗效。方法:新鲜同种异体骨在-80摄氏度保存3周,经过超声清洗脱脂等一系列破坏细胞并降解抗原性的处理。再经辐射灭菌,复温后将同种异体骨植入缺损区。植入长度大于缺损区长度,外固定架加压固定,术后抗感染。结果:术后三月植骨与骨交界处有骨小梁通过。六月骨折线模糊,一年至一年半植骨骨化。结论:自体骨不能满足骨移植情况下,同种异体骨移植是较好的治疗
目的:FGFR1在骨骼发育和人类遗传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骨折修复过程中表达量一直升高,为此我们特研究FGFR1对MSCs诱导矿化的影响和探讨fgfr1作为靶基因治疗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利用fgfr1和fgfr1-dn转染MSCs,然后诱导MSCs矿化,并通过茜素红染色等检测矿化情况,评估FGFR1对MSCs诱导矿化的影响;然后利用C57小鼠制备胫骨不稳定骨折模型,通过脂质体包裹fgfr1,然后对
会议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讨KH体内外生物相容和KH支架治疗小鼠骨缺损可行性。研究方法: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制备支架材料,并体内外检测其形态结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体内外诱导成骨能力并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应用KH支架修复小鼠胫骨骨缺损模型。术后1周和3周分别X摄片检测骨缺损愈合,术后3周行micro CT扫描和三维重建,切片染色检测骨缺损愈合。研究结果:KH支架接种细胞后,无明显细胞毒性,无明
会议
目的:探讨食指固有伸肌被食指短伸肌替代畸形手术适应症。方法:23岁男性战士,因右手背肿胀疼痛3月对症支持治疗未见好转来院就诊,查体见右手第二指骨背侧有一梭型肿块,质软,有活动度,随食指伸曲移动,按压疼痛,MRI检查示右手第二指背侧肿块。为减轻患者痛苦,背侧入路行肿物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结果:术中切除发现患者食指固有伸肌被食指短伸肌替代,术中切除长约35 mm肌肉,病理检查证实为肿胀肌肉,未见恶变和异
目的:比较研究兔胫骨上段单皮质8 mm骨缺损和桡骨中段1.5 cm骨缺损修复过程差异.方法:本研究以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利用牙科磨钻分别制备直径为8 mm胫骨上段单皮质骨缺损和15 mm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4周、12周行X光摄片对缺损修复进行比较研究;于骨缺损12周利用Micro CT对骨缺损修复行CT平扫及骨组织三维成像;于骨缺损修复12周取材、4%多聚甲醛/PBS固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直径小鼠胫骨中1/3单侧骨皮质缺损小鼠模型,为组织工程材料研究、骨缺损修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和骨缺损基因治疗研究等提供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以8周龄雄性近交系小鼠C57BL/6J为实验动物,利用牙科磨钻分别制备直径为0.8 mm和1.0 mm小鼠胫骨中1/3单层皮质骨缺损模型;分别于7天、21天、28天利用钼靶X光摄片对缺损修复进行比较研究;于骨缺损28天利用Micro CT对骨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