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六溴环十二烷和氯化三丁基锡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毒性单位法(M)、相加指数法(AI)、混合物毒性指数法(ATI)和相似性参数法(λ)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六溴环十二烷和氯化三丁基锡的EC5o值分别为137.64 ug/L和83.94μg/L,它们的毒性强弱顺序为氯化三丁基锡>六溴环十二烷.4种方法的定性评价值分别为M<1、AI>0、Mn>1和λ>1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六溴环十二烷和氯化三丁基锡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毒性单位法(M)、相加指数法(AI)、混合物毒性指数法(ATI)和相似性参数法(λ)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六溴环十二烷和氯化三丁基锡的EC5o值分别为137.64 ug/L和83.94μg/L,它们的毒性强弱顺序为氯化三丁基锡>六溴环十二烷.4种方法的定性评价值分别为M<1、AI>0、Mn>1和λ>1,均表明六溴环十二烷和氯化三丁基锡之间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2012年7-10月中国鱿钓船在42°-45°N、153°-157°E海域采集的柔鱼样本,对其生物学数据进行了测定,同时,对上、下角质颚各20个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柔鱼角质颚碳氮稳定同位素与性别、胴长、体重、色素沉级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下角质颚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在雌雄个体间均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但上、下角质颚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均差异显著(P<0.05).上
为获知水体中不同的氨氮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研究了水体氨氮浓度为0、2.5、5、10和20mg/L(对应对照组、实验1、2、3和4组)分别在0、12、24、48和72h的胁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体质量:6.81±0.25g)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及肝脏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本研究从传统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信息两方面对大通湖两种不同内壳色(白色和紫色)蚬(n=60)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壳色蚬的壳高/壳长、壳宽/壳长及壳宽/壳高比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析样品中发现4种线粒体COⅠ单倍体型,且DT-1 (n=38)、DT-7 (n=16)和DT-19 (n=5)在两种壳色蚬中均有分布,而DT-31仅在一例白色蚬中出现.系
RNA-Seq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本文利用该技术对基因组信息缺乏的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与转录谱的注解,并重点分析了该藻中的CO2浓缩机制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碳酸酐酶的种类和数目.结果表明该藻的GC%为53.69%,将测得的4.93G的核苷酸序列组装得到平均长度为435nt的57,090个contigs和平均长度
海洋性渔业栖息地的评估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依据、生境资料的选择、统计分析方面阐述了当前应用的三种栖息地评估方法: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强调了环境变量对于物种分布的贡献率;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着重分析不同水生生物在不同生命阶段对水生环境内各种变
对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淀山湖拖网采样的740尾光泽黄颡鱼中随机样133尾进行生物学研究,主要是从体长分布、体重分布、体长与鱼体重的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性腺指数等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体长范围为4.7cm~16cm,优势组为8cm~12cm;体重范围为1.3g~28.4g,优势组为5g~15g;(2)雌雄平均体长为10.93cm和11.37cm,雌雄平均体重为15
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及邻近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及群落之间的差异关系,本文根据3个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现有资料及历史资料,并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名录系统整理,从分类学多样性和各分类单元相似性及相对丰富度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域共有鱼类1210种,黄河口198种,长江口338种,珠江口1009种,鲈形目鱼类均为各海域优势种。等级多样性指数(△+)以长江口最高,珠江口
根据2012年、2013年我国灯光罩网船在南海作业期间采集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耳石样品,利用耳石微结构对其年龄、生长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个体胴长范围为75~302mm,体重范围为11.8~651.7g,样品年龄为46~95d,优势年龄组为50~90d,占其总数的82.86%.样本孵化日期集中在1~4月,隶属春生群群体,占其总数的71.43%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岩礁生境大泷六线鱼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岩礁生境中大泷六线鱼摄食12个饵料生物类群35种饵料生物,端足类是大泷六线鱼最重要的饵料生物类群,鱼类是大泷六线鱼的第二重要饵料生物类群,优势饵料生物为麦秆虫和褐菖鲉。大泷六线鱼的摄食强度随季节变化不显著,摄食种类随季节变化,春季、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端足类和蟹类的比例随季节逐渐增加,冬
为合理利用莱州湾虾类资源,本文对莱州湾虾类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虾类相对资源量季节变化显著,最高的季节为夏季,最低的季节为秋季,春季和冬季相仿;通过对莱州湾海域优势种分析发现,调查海域共捕获虾类13种,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中国明对虾(Penaeus chinensis),脊尾白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