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北极的海洋权益现状

来源 :2016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北极冰川逐步融化,使得北极航道日益畅通、海底资源开发成为可能,北冰洋战略及经济价值愈加明显。各国亦纷纷展开对北冰洋权益的争夺,作为北半球国家,北冰洋中各国海洋权益情况定会对我国产生巨大影响。
其他文献
由于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北极核污染问题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现有的治理法律制度表现出了多样化和碎片化特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有限。此外,部分北极国家基于各自的战略考量,不断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阻碍了既有的区域性合作。
会议
伴随北极冰融,航行于北极水域的船舶逐渐增多,也带来诸多安全和环保风险,国际海事组织已于近期通过专门规范极地水域船舶航行活动的《极地规则》。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34 条是针对冰封区域的海洋管理条款,同样作用于北极水域,北极航道沿岸国根据此条款制定了以环境保护为名标准不一的国内法规范。
极地地区由于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潜在的航运价值和现实的科研价值,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又一个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发布了日本北极战略,作为日本今后开展和实施北极领域活动的政策纲领。
会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234 条赋予冰封区域沿海国特殊的环境管辖权,加拿大和俄罗斯依据这一条款在其北极海域内全面推行航行管制。然而这一单边管辖权的行使需要满足多项条件的限制,两国部分管控措施超出了冰封区域条款的合理使用,突破了海洋法对航行权的保障。
近几年学术界对北极问题的研究迅速增多,对中国在参与北极事务过程中身份建构与嬗变进行研究是比较独特的视角。人们渴望获得积极社会身份的情感,在社会比较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对“我者群体”的好感。
会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各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北极成为国际讨论热题。据预测,北极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矿石产地。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说,北极地区是人类的“最后一处宝藏”。俄罗斯是开发北极区域的油气资源较早的国家。
地缘因素对于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重构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学者于不同阶段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为现在的研究学者们合理提出新观点和构建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但目前的国际关系研究中,美国重心性较为突出、理想主义情结明显、大多从静态视角构建理论。
会议
2015 年7 月15 日,北冰洋沿海五国在奥斯陆签署了《关于防止北冰洋核心区公海非法捕鱼的国际宣言》(简称“奥斯陆宣言”),以管理和规范未来北极融冰后的北极公海渔业。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北极五国是否意图对北极公海渔业实施“禁渔令”的不满和猜疑。
会议
随着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影响的逐渐显现,各国在北极地区的争议事项逐渐增多,由此所隐藏的与北极地区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愈发明显。在国际法未成体系,北极地区立法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分析气候变化给北极地区带来的变化,北极地区变化对各国产生的影响,探析这些变化背后存在的各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博弈。
会议
气候变化下的北极渔业处于动态发展中,但发展参差不齐。由于地缘关系,大部分北极渔业处于北极国家“各自为政”的渔业管辖之下,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北极渔业管理制度。北极还存在公海渔业,北极国家的北极公海渔业管理主导意愿明显,造成北极国家与北极域外国家潜在的渔业权益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