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第七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和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08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受到农民欢迎的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可发挥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县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责,让更多的人通过图书馆得到有益的文化滋养,而这一切都必须要通过阅读来实现,这时,具有一定的读者和教育经验的公共图书馆,集教学、学术研究、信息服务职能于一身,凭借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具有扎实理论及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在提倡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民阅读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对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认
乡镇图书馆是县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在乡镇的延伸和发展,它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得以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实现文献资源共享。通过对乡镇图书馆认识的分析,探讨了乡镇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受到建馆重数量、藏书数量不足以及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并对解决图书馆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从建立特色藏书体系、扩大藏书规模以及按地区差异制定特色图书馆发展战略等
“静”成了人们对图书馆的第一印象,“静”一方面体现出提供阅读场所,清爽幽静、雅致;另一方面说明存在着单纯“借书还书”的传统服务方式,是被动的一面。为此,需要“静”中取“动”,“静”、“动”相兼,才能不断扩展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效益。从东山县图书馆实施形式与结果来看,主要是以快捷、方便、优质、开放的服务获得效益,同时概述了在主动提供服务中塑造形象,以“动”克服了“守株待兔”的工作态度,也克服了目前硬件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深化机制改革,加大投入,图书馆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通过对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指出延伸服务是区县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创新。
知识服务就是调动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文献知识,通过对用户知识需求和问题环境的分析,对他人的知识产品即原始文献进行析取、重组、创新、集成而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并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它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目前我们所提供的知识服务仍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深层信息与信息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科技自主创新的要求,不能满足深层次的科研信息需求。尚没有在有关部门建立起技术先进的、保障有力的、制度
众所周知,人的知识结构需要阅读来均衡,知识容量需要阅读来扩充。多读书、读好书,不但是每个人陶冶情操和增长本领的有效途径,更是普遍提高公民素质的社会行为。聚焦读书活动,关注爱书的人们,鼓励读书的氛围,是全民族的责任,更是社区图书馆人责无旁贷的义务。通过分析社区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社区图书馆在阅读指导中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同时指出社区图书馆必须根据各时期阅读的特点和社区读者阅读的需要,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城乡人民购书、藏书、读书已蔚然成风。民众的购书、藏书、读书的普遍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标志,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也是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市)级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图书馆,加强对社会家庭藏书延伸服务和阅读指导工作,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了家庭藏书是文化消费结构改变的必然结果,指出家庭藏书符合当今社会文化的现实性,并对家庭
大众阅读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增进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力;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提倡阅读,尤其是大众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民凝聚力、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指导大众阅读是社区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并对社区图书馆开展大众阅读的优势以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支中心发展现状的介绍,指出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并积极开展延伸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分析总结了用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延伸服务的实现形式,应充分以共享工程为依托,利用好现有的条件,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我们工作的重点已经开始转移到农村、社区,公共图书馆以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更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基层公共图书馆还应有计划设立几个农村图书流动服务网点,依托当地乡、镇文化图书室的资源,把优质的服务延伸到农民身边。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优势,调整开馆时间,适时增加新书,完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