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掺杂对BaSrTiO介电材料的影响

来源 :上海先进无机材料研究与应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硝酸钡、硝酸锶,硝酸铜,钛酸四丁脂以及氨水为原料,利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Ba<,0.5>Sr<,0.5>TiO<,3>(BST)和掺杂1mol%Cu的BST超细粉末.详细研究了PH值、分散剂对形成BST粉末粒度的影响.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粉体得到陶瓷,分别测定BST和掺杂1mol%Cu的BST介电性能,结果发现,掺杂1mol%Cu的BST介电性能要好于不掺杂的BST的介电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首次研制成功了一种较低熔制温度(1550℃)的零膨胀透明微晶玻璃材料,该微晶玻璃材料的膨胀系数在0~500℃内的平均值小于±1×10.该材料的性能完全符合激光陀螺仪骨架材料的要求.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仪测量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测试手段对该材料的晶相、热膨胀系数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本文介绍了利用化学沉淀法,以硝酸钙和磷酸氢二氨为前驱体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工艺方法借助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IR)差热分析(DTA)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晶状态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pH值对样品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pH值变化对样品组成和结晶度的影响很大,在pH=10.5、水浴15℃、陈化14h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结晶良好、组分单一的纳米HAp粉体.
磁性纳米微粒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功能材料,它可用于生物物质的快速富集与分离,或者药物在人体内的靶向运输与定位等方面.因此,磁性纳米微粒是当前生物医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磁性纳米微粒的组成最主要的是FeO或γ--FeO.为了改善其生物相容性,扩展它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通常可经过共聚、接枝或表面改性、使磁性微球的表面带有羟基、羟基、氨基等功能基团,然后再与蛋白质、抗体、抗原等连接,应用于细胞分离、固
本研究是以TZN玻璃为基础,调整组成为70TeO-(20-x)ZnO-xWO-5LaO-2.5kO-2.5NaO-1YbO(x=0,5,10,15和20mol%),通过Yb离子掺杂该系列玻璃的热学、光谱和激光参数分析,评价了该多元碲酸盐玻璃作为新一代激光基质材料的可行性.
由于Yb:YAG晶体可实现较高浓度掺杂,这对实现固体激光器的小型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中频感应提拉法生长的浓度Yb:YAG和YbAG晶体分别测量了定温下高低浓度Yb:YAG晶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表明高掺杂Yb:YAG和YbAG晶体是有前途的激光增益介质.
本文报道了国内外研究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的进展情况,特别叙述了大尺寸钛宝石的发展情况,比较了不同方法生长钛宝石晶体的优缺点.
本文主要探索了NaO含量对NaO-AlO-SiO(NAS)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性质的影响.
为了降低SOFC的操作温度,可以在CeO为基的陶瓷材料中添加多种组分,其中(CeO)(GdO)固溶体系统尤其受到注意[2].然而这类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3,4].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采用超细粉末烧结的方法来降低烧结温度[5],但是在大规模生产中,更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是添加助烧剂改善烧结,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MnO添加剂对(CeO)(GdO)体系烧结行为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生物微晶玻璃由于可以再现天然牙的色泽和外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机械强度、形状及结构稳定等特点,因此适合于作为齿科材料.目前国内外全瓷冠陶瓷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仍失败率较高,限制了它们进一步的应用,CaO-AlO-SiO系统微晶玻璃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热处理后的微晶玻璃显白色,适合做全瓷齿冠的替代材料.本文测试该材料的显微硬度、抗弯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近年来,通过固体无模成型技术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陶瓷零部件的方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将以ZrO陶瓷墨水的喷射打印成型为目的,研究其喷射行为,以及成型出的薄膜性能和各种缺险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