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地质界面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

来源 :第八届中日盾构隧道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盾构隧道穿越岩质与富水软粘土或砂土突变地质界面时,受不均匀土压力、强弱介质力学性质差异、孔隙水压力剧变等因素影响,将产生沿弱体界面的滑移破坏。基于筒仓理论,建立了突变地质界面下的梯形棱柱体极限平衡模型,推导了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计算公式;以济南轨道交通R1线隧道下穿腊山河段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不同界面距离下的开挖面破坏模式和围岩变形分布特征,揭示了极限支护压力与界面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梯形体长度比下的极限破裂角大小相同,近似为45°-φ/2;当界面距离比-1≤e≤0时,开挖面破坏模式转化为梯形体模型,其极限支护压力随界面距离的减小而显著增大;结合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理论解与数值解变化趋势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可靠性;拟合两者曲线可得,极限支护应力比是关于界面距离比的二次函数;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随界面前后粘聚力、内摩擦角差异的增大而增大,界面倾斜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比界面垂直时更加显著。本文提出的梯形棱柱体计算模型对深入研究突变地质界面下开挖面破坏模式和灾害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盾构施工不可避免对地层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通过经验性地确定地层损失率来考虑盾构施工的影响,具有较强随意性.将Loganathan提出的间隙参数进行分解:采用Mindlin解答计算在
盾构施工扰动将对上部既有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以杭州地铁二号线为背景,结合盾构掘进参数及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在软土地层中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既有房屋结构物隆陷规律.根
  以盾构隧道开挖面楔形体理论为基础,提出软硬复合地层条件下开挖面失稳模式及确定开挖面支护力的建议,结合深圳地铁9号线园岭—红岭区间的盾构土仓压力实测数据及三维数值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hield tunnel during approaching excav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and important problem.The excavation of obliquely undercrossing t
  Earthquake-induced liquefaction poses a risk of floata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located in liquefiable soil deposits.This failure phenomenon generally
会议
目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对地表变形的要求愈加严格,仅依靠工程经验已很难实现.结合天津地铁天津站至建国道站盾构区间试验段的现场监测结果,对掘进过程中盾壳摩擦力、刀盘扭
  近十年来,泥水盾构隧道技术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大型越江海隧道和城市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一方面,我国的泥水盾构技术,尤其大直径泥水盾构工程成技术不断成
会议
地层冻结法在我国应用已经整整60年.作为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治水最有效方法之一,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风险.本文主要从冻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机理分为"隔水"(水压)和"既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