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生消机理分析

来源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的FNL客观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以及采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多通道气象卫星数据监测和定性分析海雾的方法来处理卫星监测的海雾信息,探讨了2010年2月22-25日黄渤海大雾过程的边界层海气要素的特征、大雾成因及生消机理.结果表明:(1)本次大雾是产生在欧亚中高纬平直环流、大气层结稳定的气象条件下.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与副高西北侧及沿海高压脊后部的偏南气流汇合,形成一支跨越中低纬的偏南气流为海雾形成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2)大雾的生消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空气稳定度和风场等气象、水文要素有密切关系;大雾期间,黄渤海气海温差在0~2℃;大气边界层至对流层下部均有逆温层和等温层,逆温层内的温差为6~8℃,垂直温度的变化是上层温度随时间增大高于底层,使逆温层加强并不断抬升,抑制空气垂直对流发展.近地层空气湿度较大,在200 m附近出现一个液态水含量达0.6 g· kg-1大值区;850 hPa以下层均由2~4 m·s-1的东北风随高度顺转成6~8 m·s-1的西南风,为大雾形成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大雾的湍流最大发展高度达到240 m,湍流混合作用可将中上层湿区水汽和雾滴带到近海面层,同时也有利于空气的降温,易达到饱和凝结而形成大雾.中低层持续弱暖平流把暖湿气流输送至冷海面上有利于近海面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海面辐射冷却作用激发平流冷却大雾的形成.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以及NCEP 1°×1°6h的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18日发生在湘赣地区的一次台前飑线过程的环境条件及其多普勒雷达特
会议
  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三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进行了分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西南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
会议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风云-2E红外云图资料,对2013年11月24-25日引发黄渤海大风的入海气旋发生与发展的动力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
会议
  The paper used therm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used for design solar greenhouse to predict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12 kinds of solar green
会议
  The Chinese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s working on improvements of the widespread Chinese Solar Greenhouse.Typically this greenhouse is heated by sol
会议
  为探讨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运动路径怪异和数次登陆强度不变的特点,了解其给无锡地区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台风环境背景场的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对16号台风"凤凰"
会议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13年严重影响华南的"尤特"台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尤特"活动期间,其环流中心上空高层有随台风移动的高位涡大值中心下传,且高层位涡下传的强
会议
  针对受1415号台风"海鸥"影响海南岛产生降水天气特点及成因,利用海南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海口高空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和GF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鸥"
会议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01-2012年135°E以西所有近海台风快速增强(RI)过程中环境风垂直切变(VWS)进行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台风RI过程中的VWS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会议
  综合利用多源资料,对2005-2013年黄淮中西部出现的圆形MβCS的强对流天气意义,环流背景及典型MβCS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淮中西部圆形MβCS出现强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