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膜滤波器与耳蜗信号处理新特征

来源 :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听觉系统的独特信号处理特征,运用听觉信号处理机制改进现有信号处理功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耳蜗具有重要的频率分析功能,是听电子耳蜗信号处理策略、基于听觉信号处理必须考虑的部分,其机制和功能一直倍受关注,并有大量研究.然而,耳蜗的频率分析机制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意义还并不完全清楚[1].1857年,Herrmann von Helmholtz提出,基底膜上排列着象钢琴琴弦似的共振器,不同位置的共振器有着不同的共振频率,基底膜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实现对声音信号的频率分析.20世纪中叶,Békésy根据对基底膜的物理性质的大量研究,尤其是对解剖人体耳蜗的研究提出的行波理论,一直是人们设计耳蜗滤波器的依据,但是Békésy所观察到的失去活性耳蜗的调谐是相当平缓的.直到最近,激光干涉测速对活体的耳蜗的非接触测量,得到耳蜗基底膜更为尖锐的调谐效应(300dB/Oct的陡度,相当于50级RLC调谐)、以及非线性放大效应,使得人们需要重新认识基底膜的调谐功能[2-4].尽管基于外毛细胞主动特征的发现,人们猜测基底膜的主动非线性调谐源于外毛细胞的主动反馈机制,但基底膜调谐的确切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带来的信号处理特征却并不清楚[5].本文基于活体基底膜调谐观察结果,用频域拟合的方法构造了基底膜滤波器.这种方法构造的基底膜滤波器,不仅克服了已有模拟方法不能模拟活体基底膜调谐陡峭程度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在成功的反映耳蜗调谐特征时还展示了原有模拟所没有的信号处理新特征-对动态信号比对稳态信号反应更为敏感的,并为耳蜗调谐的共振理论(而不是行波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其他文献
吴宗济、孙国华[1]最早对普通话音节中元音与辅音间协同发音进行了研究.汉语中,对于语流中的某个音节来说,协同发音主要取决于相邻前一音节末尾的元音,以及相邻后一音节首的
啼哭是婴儿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蕴含着丰富的、与婴儿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有关的信息[1].研究表明,不同婴儿基于某种特定生理、病理状态的哭声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各种类型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研究语音,它聚焦于语音信号的混沌性质.其中重构相空间技术是最多使用的一个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本文介绍了语音信号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情感语音的研究经历了很长的研究历史,近些年来尤其受到关注.在情感语音合成研究方面,传统上多采用规则控制的方式,如:Mozziconacci[1]在IPO语调基础上,通过规则的方式,加入
在日常语言交流的环境中,总是不免有噪声,完成声信号向神经信号转换的内毛细胞所处的耳蜗淋巴液环境也有强烈的热噪声[1].但是,听觉系统通常都能排除这些噪声的干扰,准确的提
在各种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语音增强算法中,先验信噪比被认为是一个核心参数[1-4].Ephraim和Malah提出的Decision-Directed(DD)算法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估计[1].Cappé详细分析
日本著名建筑家黑川纪章先生偕同日中协会评议员村井隆先生一行两人,应中日友协的邀请,于10月9日至14日来我国访问。 Japan’s famous architect Mr. Kurokawa, accompanie
语音和非语音分类的问题属于音频场景分类研究的范畴.国内外对音频场景分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音频类型,采用了不同的音频特征[1][2][3].姜洪臣等人[4]综合了前
声音信号在耳蜗中通过内毛细胞转换成神经电信号.声音引起的耳蜗基底膜振动导致内毛细胞纤毛的偏转,内毛细胞将其纤毛的偏转转化为其膜电位变化的电信号.上述内毛细胞的力/电
会议
本文介绍了一种含双吡咯烷酮基新型农药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并研究了其基本性质;该类助剂生物相容性好,绿色无污染,是一类值得大力发展的新型农药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