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群站位及坐位下自然头位三维方向上一致性研究

来源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正颌外科手术设计时患者的头位选择非常重要,而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是具有高重复性的自然头位,本研究的目的则是探讨普通人群站位与坐位下自然头位三维方向上的一致性. 研究方法:招募普通人群共20 名,纳入标准要求个别正常合,无运动系统疾病及外伤史,无面部整形手术史.分别使用3dMDface 系统及激光水平投照法记录其坐位及站位下以自我平衡法获得的自然头位,间隔时间一周.将同一受试两种位姿下的三位照片进行配准融合,通过在计算机中对激光平面在正面(roll,侧滚角)和侧面(pitch,俯仰角)视图时的角度进行测量.经过正态性检验后,采用配对t 检验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在站位和坐位下受试者自然头位在侧滚角相差0.11°,在俯仰角相差1.5°,P>0.05,并且在站位时略显低头. 研究结论:普通人群在站位及坐位时的自然头位在侧滚角及俯仰角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在侧滚角上的一致性更好.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环状RNA 被发现和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探讨 circRNA PCMTD1(protein-L-isoaspartate O-methyltransferase domain containing 1)对口腔鳞癌生物行为学的研究,来探索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
研究目的:早期舌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不同临床医师因理念和临床经验不同而存在不同处理,因而如何早期有效判断早期舌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对于临床处理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早期舌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入组的141例临床病理诊断为早期舌体鳞癌患者,定期随访复查,对其临床病理因素进
研究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L29(RPL29)在牙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研究方法:收集牙龈癌50例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牙龈组织,以及21例舌癌肿瘤组织,应用SP 免疫组化法检测RPL29 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PL29在牙龈癌的不同临床T 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之间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 研究结果:RPL29在牙龈癌中的阳性
研究目的:明确FoxO3a 对口腔鳞状细胞干细胞样特性的调控功能,验证微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如TGF-β1)诱导的干细胞样特性具体的分子通路是否通过影响FoxO3a的功能而产生效应。 研究方法:免疫组化研究口腔鳞癌患者组织中FoxO3a与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构建FoxO3a 敲减以及过表达的稳转株,Western bolt、PCR 等检测干性标志物及分化标志物的变化,无血清悬浮成球、裸鼠成瘤验证干细
研究目的:调查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两者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肿瘤病房2017年4月~2018年5月210 名口腔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研究结果: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总分57.63±11.81、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43.94±7.62、两者显著负相关(r=-0
研究目的:探讨功能性腮腺外科手术结合"V"形切口在腮腺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及优越性。 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6月在珠江医院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1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功能性腮腺外科手术结合"V"形切口切除腮腺区肿瘤,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 研究结果:采用功能性腮腺外科手术结合"V"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时间短,其中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面瘫,均未出现永
研究目的:通过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探讨制备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合理性及稳定性;并对临床上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供区及受区的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随访,评价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选取6例中国成人下肢标本,解剖并记录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及股前外侧穿支的数目、分布、部分层面血管外径及各段血管长度;同时选择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皮
研究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6月将Mimics 软件应用于32例血管化腓骨移植重建颌骨缺损患者,其中4例上颌骨,28例下颌骨;将患者CBCT 数据和腓骨螺旋CT 数据以Dicom 格式输出,利用Mimic 软件进行手术设计,并3D 打印出肿瘤切除导板、腓骨塑形导板和腓骨就位导板、术后3D 头颅模型,将成型钛板用数控车床一次性
研究目的:回顾分析种植修复技术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功能评价. 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至今因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所造成的牙列、颌骨缺损的患者共106例,上颌骨缺损43例,下颌骨缺损63例.共533 颗种植体植入.年龄:18~82;男女比例为1.1∶1;最长随访年限为12年,最短随访为4 个月.所有患者中,良性肿瘤为79例,恶性肿瘤为27例.36例患者为颌骨重建术中同期种植体植入,70
研究目的:探讨外置式牵引器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应用外置式牵引器治疗8例(年龄16—45 岁,中位年龄28 岁)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患者,上颌骨Le Fort Ⅰ 型截骨术后安装牵引器,每日牵引1 毫米,分2 次完成,牵引结束后固定4-5 个月拆除牵引器。 研究结果:经牵引成骨后,患者面型及咬合关系得到改善 研究结论:应用外置式牵引器牵引成骨是治疗陈旧上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