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角线方法和停机问题的评论--基于直觉主义和维特根斯坦思想

来源 :第五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直觉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批评了康托尔的对角线方法,提出康托尔证明中基于可数集定义的康托尔数是一直处于构造之中的,而且可数集与康托尔数的展开是相互追随的。证明中的矛盾不是来自于前提错误,而是来自于不正当的对于康托尔数的定义和使用。康托尔提出对角线方法后,这种方法被应用到各种计算模型之上。本文以图灵机模型作为实例,介绍了停机问题的证明,并基于直觉主义的观点,对停机问题进行了评论,认为停机问题的证明也是无效的。从本文思想出发,有望提出一种构造性的计算理论,使用构造性的理论框架来思考构造性的计算。
其他文献
  本论文提出对倾向的条件句分析的新反例。这些新反例使用了所谓的弱倾向,而挑战的对象包含倾向的简单条件句分析及修正版的条件句分析,而修正版的条件句分析集中在Choi(200
  本文以四川师范大学,特别是以政治教育学院为例,探讨多年以来《逻辑学》课程改革从知识传授到思维训练、从理论知识的习得到思维方法的掌握、从逻辑知识的把握到社会现实生
长久以来,因果性被认为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在逻辑实证主义流行时期,这一问题被相对忽视,而在20世纪后期的哲学中,对它的研究兴趣又再次兴起。因果性近年来已成为语义学、心灵哲学、认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唐奈兰、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工作使因果联系成为说明指称与意谓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德雷斯克、福多等人关于信息和内容的因果理论的产生;葛梯尔问题的研究则导致了戈德曼和普兰廷加等人的因果知识理论的复兴。同时,概率理论、非单调逻辑、人工智能等形式科学的发展,使得对因果性进行精密的形而上
Electro-passivated bright and metallic finishes have been produced on cast and wrought magnesium alloys: AZ91, AM50 and AZ31. A selective etching method which a
会议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的出台,小学书法逐渐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小学书法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有充分的判据表明中国大陆“逻辑教学现代化”已“初步实现”;但要达到“全面实现”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结合南京大学的逻辑教学及相关工作实践
  一类人思维敏捷,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思维方式多是跳跃而灵活,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突然接通,能把握住这转瞬即逝的灵感。另一类人考虑问题严谨、精确,守分安常,有条不紊,思维逻辑性
  量词是谓词演算的基本要素之一,尽管在英语及古汉语中,其语言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以逻辑哲学的角度观之,逻辑学中的量词与哲学研究中的“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对量词采取不
  在西方哲学中的悠久传统中,怀疑论的挑战堪称是驱使我们对人类知识进行反思的原动力。怀疑论作为一种理性批判精神,其显著特点是通过系统的论证,对知识的可靠性和真理的客观
数感是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它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能力.学习数学的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理解数字和运算的实际含义,表达和交换与数字及其关系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