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尾矿中综合回收钨的试验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暨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某尾矿中的钨矿资源,依据矿石性质,通过一段磨矿,采用浮选-磁选-重选联合工艺,通过脱硫浮白钨、强磁-重选回收黑钨的技术路线,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白钨精矿产率0.42%、钨品位64.87%、白钨回收率63.36%,黑钨精矿产率0.08%、钨品位43.43%、黑钨回收率8.08%,总钨精矿产率0.50%、钨品位61.43%、钨回收率71.44%.
其他文献
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从铜铅混合浮选技术、铜铅混精再磨再选技术、铜铅高效分选技术、伴生银的强化回收技术等方面证明了"铅锌矿中综合回收铜银的选矿技术与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发现,在铜铅混合浮选作业中使用SK系列捕收剂既能保证主矿物铜铅的充分回收,同时对伴生银也有强力捕收作用和高选择性。在铜铅分离作业中使用新型组合抑制剂YSC抑制铅,铜铅分离效果好,铜铅精矿互含低,既保证了铜铅的回收率,又实现了无
某铜矿以黄铜矿为主,黄铜矿平均嵌布粒度34.6μm,常规浮选方法难以选别.用两套浮选柱代替7槽浮选机进行精选,1台立式螺旋搅拌磨机(JM-1800)进行粗精矿再磨,使嵌布粒度细的黄铜矿等矿物充分解离,通过浮选柱高效选别,精矿含铜品位提高了3.02个百分点,铜选矿回收率提高了3.01个百分点,金选矿回收率提高了5.99个百分点,银选矿回收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浮选柱及搅拌磨机适宜铜矿物嵌布粒度细、
对某低品位铜钨共生矿进行了矿物学和可选性研究,根据矿石中铜、钨的嵌布粒度特征,采用"铜硫混浮"获得铜硫粗精矿,粗精矿再磨后优先浮铜,分别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浮硫尾矿浮选得到钨精矿.对原有铜硫分选流程进行搅拌磨和分级机闭路的优化改造,现场工业试验得到的铜精矿品位为20.18%,回收率为89.65%;钨捕收剂R-2的低温选别性能优于现场捕收剂ZL.
硫化矿浮选以CMC作抑制剂,MB和Mac-12作组合捕收剂,氧化矿浮选以NaHS作硫化剂,MB和Mac-12作组合捕收剂,采用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的选别工艺流程,对某难选氧化铜钴矿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研究.原矿含铜2.73%、含钴0.16%,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19.51%、含钴0.28%,铜、钴回收率分别为22.22%、5.33%的硫化精矿以及含铜5.07%、含钴0.31%,铜、钴回收率分别为
新型CYC捕收剂用于铜硫矿石的浮选,具有选择性捕收铜、对硫捕收力弱等特点.通过集成创新研发出与之相结合的降本增效、适应性强的浮铜新工艺,可以采用快速开路优先浮铜开路或半闭路等流程方案,CYC捕收剂在永平铜矿、银山矿及城门山铜矿的应用表明,采用铜粗精矿选择性细磨后精选产出铜精矿、选铜尾矿再选收硫工艺,均取得良好的选矿指标.
针对某难选高铁质硫化铜锌矿石优先浮选获得的铜精矿质量较低且铜锌互含高的问题,利用中性条件下矿石中铜锌矿物浮选速率差异大的特点,对原矿进行了快速浮选工艺研究,最终确定了铜锌快速浮选后铜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该工艺指标:混合精矿中铜锌的回收率分别为83.35%和80.28%.铜回收率较原流程提高19.07%,锌回收率较原流程提高10.46%;铜精矿品位较原流程提高1.85%,锌互含较原流程降低13.04
对新疆某含砷低品位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并对伴生钴进行了富集回收探索研究.通过流程及浮选药剂条件试验,确定在-74μm粒级占80%的磨矿细度条件下,采用优先浮选铜、一粗一扫一精、尾矿回收伴生钴工艺,得到了铜品位24.29%、铜回收率83.16%、As品位0.24%的铜精矿和钴品位0.472%、回收率58.04%的钴硫精矿.
为了更好地回收氧化锌矿,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研究菱锌矿、异极矿、方解石和石英在两种捕收剂溶液中的接触角变化,发现在pH=6~10的区间,两种氧化锌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接触角存在明显的差异,存在浮选分离的可能性.研究了磷酸酯溶液体系中,在硫化和不硫化条件下,菱锌矿和异极矿的浮选性质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矿物在酸性条件下的浮选效果较佳.添加少量硫化钠有助于捕收剂用量的降低和浮选效果的提高.硅酸钠虽然能较好地
为使贵州某中低品位钙镁质磷矿石得到有效利用,对其进行反浮选脱镁试验研究.以H2SO4作调整剂及抑制剂,GJBW为捕收剂,考察了磨矿细度、充气量、抑制剂及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GJBW用量对精矿P2O5品位影响显著,抑制剂H2SO4用量及其与充气量交互作用对精矿P2O5回收率影响显著,在磨矿细度-0.075mm粒级占81.08%、充气量为0.25m3/h、H2SO4用量18k
某低品位矽卡岩白钨矿中的透辉石-钙铁辉石含量达到50%以上,可浮性良好,影响白钨浮选.针对透辉石-钙铁辉石与白钨矿磁性差异,提出了"强磁抛尾-浮选白钨"的选矿技术路线,在原矿WO3品位0.16%的情况下,首先采用高梯度强磁选抛除产率58.72%的磁性物,然后通过浮选获得白钨粗精矿WO3品位为7.79%、回收率为84.75%,指标优于全浮选工艺,且药剂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