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酯超临界流体发泡过程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超临界流体间歇发泡过程和Mucell注塑发泡过程比较了两种改性聚酯APET和PETG的可发泡性、泡孔结构及发泡材料力学性能。APET的超临界CO2间歇发泡过程,只有在较窄温度区间才能得到良好的泡孔结构,超临界N2的Mucell注塑发泡的样品相比未发泡样品力学性能显著降低;PETG的超临界CO2间歇发泡温度区间很宽,超临界N2的Mucell注塑发泡样品相比未发泡样品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压力衰减法测量了丙烯在不同温度、压力(包含了超临界状态)下半结晶型聚丙烯的溶解度。结果显示丙烯的溶解度随压力的上升而上升,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溶解度实验数据由Sanchez-Lacombe状态方程通过一个与温度有关的相互作用参数kij进行拟合。无论在低压区还是超临界区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都符合较好,相对误差在5%以内。相互作用参数与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这个线性关系可以来预测其他条件
超临界微乳/反胶束体系极大地拓展了超临界流体的溶剂特性,是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的一大突破。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通过调控操作条件,可以方便地控制其增溶特性。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AOT,助表面活性剂乙醇形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的相行为。乙醇用量选择为15~17mol%。AOT浓度在0.00128 mol·L-1~0.01024mol·L-1时能够形成澄清透明的微乳液。一定AOT浓度下,浊点压力随着温度
采用一种改进的静态法结合重量法测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联吡啶(Bpy)及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溶解度,以溶质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结合表示溶解度测定结果。基于溶解度测定结果绘制scCO2中Bpy的等温相图,分析了Bpy-scCO2二组分体系的相行为。
在308 K,8-21 MPa范闱内,用流动法测定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二者等摩尔混合物在含央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夹带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夹带剂浓度为1.5 mol%。分析了各种夹带剂的央带效应,提出了选择央带剂的依据。
采用改进的超临界CO2快速膨胀技术制备苍术酮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将苍术酮和脂质体膜材溶解于15%(mol/mol)的超临界CO2/乙醇中, 然后再将超临界溶液在30MPa,338K下预膨胀快速喷射至以泊洛沙姆188为稳定剂的水相溶液中,经强制分散并沉析,获得苍术酮脂质体混悬液。热分析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脂质体为双层膜圆形小球,苍术酮被包封进脂质体中,包封率为87.25%,粒度分布呈单峰
线性聚丙烯(L-PP)熔体强度低,限制了其在发泡材料领域的应用,长支链化聚丙烯(LCB-PP)有效提高了熔体强度,极大地提高了聚丙烯(PP)的可发泡性。本课题组通过超临界CO2反应挤出方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枝化度的LCBPP(图1,2为原料和改性后LCBPPs的剪切流变和拉伸流变结果)。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产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间歇发泡情况,成功制得孔径(10-100μm)的极低密度(0.017-0.
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制备了Au/SBA-15纳米复合材料。以scCO2为溶剂,乙醇+乙二醇为共溶剂,SBA-15为基材,氯金酸(HAuCl4·4H2O)为前驱物,在50℃、20-24MPa、0.5-24h条件下制备了担载型纳米复合材料。反应结束后经焙烧还原处理,得到Au纳米线(短棒)/SBA-15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XRD、TEM表征,发现担载的Au纳米线/短棒分散均匀,纳米线直径为5-6nm(与S
用TEOS制备二氧化硅碱性溶胶,以超临界流体技术雾化干燥碱性溶胶制备二氧化硅颗粒。实验考察不同超临界流体(N2和CO2)于不同预膨胀压力对形成的SiO2颗粒形貌和颗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下,采用超临界N2存高压下可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低压下为微米和纳米混合颗粒;采用超临界CO2则均得到纳米二氧化硅,且压力高,颗粒反而大。
超临界溶液浸渍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Impregnation,SSI)是一种将小分子物质负载到聚合物基质中的过程技术。本实验选用罗红霉素为模型药物、聚乳酸为载体,考察了浸渍时间(0.5~4.0h)、浸渍压力(80~300bar)、浸渍温度(40~70℃)等因素对载药量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了载有罗红霉素的聚乳酸膜的结构。结果表
以壳聚糖-薰衣草精油为一相,CO2为另一相膨胀制备壳聚糖-薰烟草汕超细颗粒,考察了压力、温度和溶液流率等工艺参数对所制备的颗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并对颗粒释放的气味进行气相色谱表征,以进行颗粒留香时间的考察。结果表明,减小温度,增加压力和溶液流率均有利于制备较小粒径和粒径分布较窄的颗粒。所制备得到的颗粒形态基本呈球形,颗粒粒径为2.2μm。颗粒留香时间超过2个月,且峰形保持完整,说明颗粒具有较好的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