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固定床热解反应器中内构件强化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置传热板和中心集气管内构件的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油页岩热解产物生成特性,并与无内构件的相同固定床反应器内的油页岩热解行为对比,考察了两反应器中油页岩升温特性、热解产物分布、页岩油品质以及气体产物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置传热板和中心集气管显著强化了反应器内的传热,相对于无内构件固定床反应器,料层升温速率提高了约1倍.对于依兰油页岩,其热解油收率明显提高,最高达11.1 wt.%(干基),明显高于无构件固定床反应器获得的油收率.随着外加热炉温度的升高,内构件固定床反应器的页岩油收率逐渐增加,而无内构件固定床反应器的页岩油收率则明显降低.当外加热炉温度为1000 ℃时,前者页岩油收率是后者的2.3倍,并且内构件固定床反应器的热解水收率较低.两反应器中热解气产物组成相近,其H2与CH4之和占气体总量的70 vol.%左右,热值为4406-5400 kcal/Nm3.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的碳数组分的方法从分子动力学的角度研究煤焦油加氢过程。该方法主要按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来划分煤焦油原料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煤焦油加氢过程的碳数分子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反应网络。利用煤焦油加氢过程的实验室小试结果,对加氢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利用matlab 软件编程进行了回归。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产品的碳数分子组成分布,实验值和模型的计算值相吻合,该模型的开发为煤焦
纳米结构MnO2 与炭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合成.磺化沥青基炭气凝胶是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球状颗粒,具有相互连通的微孔,中孔,大孔网络孔道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无定形的线状氧化锰均匀地分布在炭气凝胶表面.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在2 mV s-1 的扫描速率下比电容可以达到1
煤液化反应器因其设计温度高、设计压力大,反应器内介质组分复杂,同时又有气、液、固三相共存,且加氢反应温度随着反应不断深入而逐步提高等特点,使得与之相连的工艺管道在满足工艺设计条件和设计寿命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介质对管道的磨蚀和堵塞,并设计出相关的预防措施。该管道不仅具有石油化工行业工艺管道的一般属性,同时还在材质、结构、壁厚,以及加工工艺上存在着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对神华煤液化反应器工艺管道的设计总结
利用热等离子体高温、高焓和高反应活性的特点,可实现碳氢类物质到乙炔的毫秒级直接转化过程.研究组在氢等离子体煤裂解一步法制乙炔过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煤焦油在热等离子体中的转化规律.煤焦油是煤炼焦工业的重要中间产品,可用于深加工和制造炭黑等;目前国内相应技术落后,利用效率较低.煤焦油作为液态烃类混合物,从原理上适用于热等离子体裂解制乙炔过程,这为煤焦油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思路.研究组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