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50-5p在脊索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脊索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_ki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改变miRNA-150-5p在脊索瘤细胞U-CH1中的表达水平,研究miRNA-150-5p对脊髓瘤细胞增殖、侵袭、放射敏感性等作用的影响。方法:前期研究通过microRNA芯片技术对脊索瘤组织和胎儿髓核组织的miRNA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发现miR-150-5p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在25例脊索瘤标本和8例胎儿髓核组织中采用qRT-PCR技术验证miR-150-5p表达水平。通过转染特异性的mimic和inhibitor来干预miR-150-5p在脊索瘤U-CH1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研究miR-150-5p对U-CH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放射敏感性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转染后U-CH1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颞骨骨折中细微结构受累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①对无颞骨病变的180例健康组用5种不同的窗宽及窗位观察镫骨的显示情况,探讨镫骨显示最佳的窗宽、窗位. ②收集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头颅外伤者中70例疑似颞骨骨折的患者,观察颞骨细微结构的受累情况,分析听骨链各类型及面神经管损伤的最佳显示方法.结果:①所观察的健康组镫骨密度接近软组织密度,显示最佳的窗宽、窗位为3
一、鼻咽部影像学方法及显示的基本规律1、鼻咽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头颈(鞍上池—颈根部)CT平扫+增强;头颈MRI平扫+增强;PET-CT2、CT与MRI比较:鼻咽软组织的显示:MRI优于CT;小范围、轻度的骨质改变:CT优于MRI;大片骨质破坏:CT=MRI二、鼻咽部良性肿块的影像检查选择1、鼻咽炎与腺样体增殖MRI平扫即可,进一步可加做MR增强;若是CT,则需平扫+增强2、咽囊囊
目的 探讨超高分辨率CT在最大直径3cm以下的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ocalpulmonary ground-glassnodule,fGG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经手术切除或经皮穿刺证实的最大径均≤3cm的肺内fGGN.分别采用超高分辨率CT(ultra-high-resolutionCT,Ultra-HRCT)及常规高分辨率CT(conventionalhigh-reso
目的:评价乳腺X线-BI-RADS分型,探讨女性乳腺密度构成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接受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女性5006例,乳腺密度类型根据乳腺X线摄影结果,以ACR (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标准进行评价.相关因素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内容包括:年龄、职
n主诉:男49岁,以“右下腹疼痛2月”为主诉入院 n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呈间断性钝痛,可自行缓解,近一个月来出现上腹部胀,10天前出现胸闷,喘气困难,7天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较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寒战,无腹泻便血,无反酸嗳气.5天前就诊于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查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示腹膜后肿块影,最大者11.2×9.9×12.2cm.腹膜后多发结节状肿块影相融合,轻度血
目的 分析肝脏炎性假瘤(IPTL)的CT/MR表现,总结肝脏炎性假瘤的一个相对特异征象. 方法 共16例IPTL,常规肝脏CT及/或MR平扫及动态增强.回顾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炎性或坏死性病变、影像为局灶性病变共39例,其中具有相似影像特征表现9例;另搜集整理有类似影像特征表现病例共7例,前瞻性分析并经复查后临床诊断为IPTL. 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16例IPTL中,男性
目的 回顾分析微小肝癌(micro-small hepatocellularcarcinomas,MHCC)的MR表现,初步提出微小肝癌MR诊断条件,提高对微小肝癌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 方法 搜集整理慢性肝病背景MR诊断的微小肝癌患者共100例(112个癌灶),其中已知肝癌治疗后复发的微小肝癌及慢性肝病定期复查中诊断的微小肝癌各50例(A/B组,57/55癌灶),分析比较其MR平扫及动态增强
目的:脑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儿童顽固性癫痫的常见病因,由于病损轻微,常较难以诊断.高场MR的应用,为FCD的影像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本研究旨在评价高场MR对FCD的诊断效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5期间入院的12例FCD患者的MR资料.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FCD,依据Blumcke分型诊断标准,分为三型,其中FC
目的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直接前入路DAA(direct anterior approach)手术入路,比较和探讨采用不同入路DAA和后入路PA(posterior approach)的手术效果、临床疗效初步分析。方法 5-6月赴全美骨科排名第一的HSS进修学习,期间恰逢DAA和PA的激烈辩论会,会后结合我国及我院的实际,初步分析和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临床疗效,选取
会议
目的:总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腕关节镜诊治TFCC(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1月至2016 年3月TFCC损伤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腕腕关节镜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腕关节功能评分(conney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