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路径图的制作及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来源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七届年会卫星会议暨2017年福建省气象学会年会天气与气候专业委员会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是长期遭受台风天气影响的城市,公众对台风的动向颇为关注.通过查阅台风路径图是公众了解台风动向最直观的方式.我局结合泉州本地实际,就台风路径图的制作做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运用在气象服务的各个领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台风路径图的制作方法及在气象服务各个领域(如气象网站、影视节目、WeatherCentral系统、气象微信中)的应用做简要的介绍.希望本文能为从事气象服务的同行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福州及其周围的福清、连江、罗源、闽侯、闽清、永泰、长乐以及平潭共9个站点的雾日数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年来9个站点雾日数的空间变化特征.再选取福州站代表城市站,闽侯代表城郊站,平潭代表郊区站,分析福州地区雾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福州站、平潭站和闽侯站的年雾日数均急剧下降,其中福州站和平潭站的下降趋势最显著.雾日数在2000年之后下降到最低值,2010
本文利用MODIS卫星遥感获取的月平均和日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AOD),云光学厚度资料(COD),云滴有效粒子半径资料(IER/LER),云水路径资料(IWP/LWP)和TRMM卫星遥感获取的3B43数据集的月平均和3B42数据集的日平均降水资料产品,分析了在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云的光学特征量和云微物理特征量参数的分布,研究了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云光学厚度(COD)、云滴有效粒子半径(IER/L
漳州城乡建设和工业飞速发展,汽车数量剧增,人为大气污染排放显著增加,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影响.利用2014-2015年连续2年的日平均污染数据,选择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和AQI,分别与日平均气温做相关分析,研究发现SO2浓度在不同季节与温度的相关不同,相关性不确定;NO2浓度与气温基本呈负相关;秋季当气温高于25℃时,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利用1981-2016年上杭本地的气象资料,分析上杭雾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上杭年平均雾日数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其趋势变化率为-3.95天/10a,变化趋势为每年减少0.395天;(2)雾日数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总体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3)上杭城区雾多出现在夜间及早晨,白天伴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雾逐渐消散;(4)适宜的风速(1级)和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
本报告根据2017年1-9月全省人影作业信息、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和探空资料,对统计时段内全省地面火箭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作业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和作业播撒高度等技术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各地市人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指导建议.
本文综合分析云宏、微观特征,探讨不同天气系统雨滴谱特征:低涡切变和暖区辐合积云和混合云各半,小-中雨量级有大量的小粒子对雨强贡献,雨滴下落末速中低速粒子较多,尺度-速度谱分布较窄;低涡切变系统下的雨滴尺度谱谱宽最宽且双峰结构明显;高空槽系统以混合云降水为主,尺度谱谱型居中,中低速粒子数偏少,尺度-速度谱中高速的雨滴尺度分布较广;副热带高压及边缘为暖性积云降水,测得的雨滴下落末速最大,且数量多;台风
利用2017年5、6月在福建省古田县使用5L便携式混合云室对大气冰核进行观测.对观测选取的两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冰核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同活化温度下,海拔高的IN浓度更高,下午大气冰核浓度大于上午IN浓度;(2)风对冰核浓度有一定的影响,海拔高度不同,影响的要素不同;(3)强降水对大气冰核浓度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弱降水影响不明显;(4)海拔高度不同,大气冰核和气压呈负相关关系的活化温
通过田间调查、资料查阅、走访农业专家和大棚基地技术员的方法,建立长乐主要作物(番茄、黄瓜、辣椒、茄子)气象指标库以及本地适宜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指标,为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对其他县市具有借鉴意义.
为将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全覆盖向社会发布,发挥气象事业建设效益.本文按照融合、共享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海沧区政府前期建设的海沧区智慧公交电子站牌服务系统,通过构建气象部门与城建集团的信息网络链路,实现气象信息与城建公交站牌服务系统的无缝衔接,并依托该便民服务系统实现气象信息的发布和共享.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中,较好实现了上述设计目标,有效拓展了公共气象服务,社会效益显著.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公众气象服务也紧跟其脚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缺陷.本文对当代气象服务中几个现象进行分析,对未来的气象服务平台提出设想及要求;论述了气象科普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对未来新型的气象科普的开展进行构思.在新型气象服务平台及气象科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公众气象服务构想.并对未来公众气象服务的运营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