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vated lactate in basal ganglia in non-cirrhotic portal-systemic encephalopathy patients detected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jectives Portal-systemic encephalopathy (PSE) is Type B HE.Portal-systemic shunting is the main cause of PSE.However,there are few studies of Type B HE.To investigated that whethe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can be used for PSE diagnosi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前后受试者脑代谢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以及睡眠剥夺后损伤脑区的定位.方法:选取25名自愿报名的健康受试者入组,分别在24小时睡眠剥夺前后进行两次18F-FDG PET/CT及MRI的头部扫描,应用SPM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分析,以睡眠剥夺前数据为自身对照,得出睡眠剥夺后异常代谢及灌注激活脑区以及二者的共同激活脑区,以共同激活脑区为ROI(感兴趣区)进行分割,获得ROI的CBF
目的 通过T2 mapping成像进一步探讨血友病性关节病早期软骨成分的变化,初步评价该序列对血友病性关节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血友病患者22例,全部为男性,1例血友病B,21血友病A,年龄7-33岁,平均17.82±9.16岁(A组13.14±4.54,B组11.75±3.06).纳入膝关节28个(A组18个,B组10个),所有关节均有出血经历.抽取10名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
目的 比较后外侧融合与不融合在经伤椎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A3型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56例无脊髓损伤的AO分型为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融合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36.2±7.3)岁;伤椎分布:T11 2例、T12 10例、L1 14例、L2 8例,行后路复位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并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
目的 对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技术特点、入路安全性和常见并发症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Pubmed/Medline外文文摘数据库、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XLIF技术临床应用、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与影像学评估以及技术相关
目的:探讨Akin截骨术+改良型MC Bride治疗HVA增大的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对拇外翻进一步实施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0年08月至2014年06月,对24例HVA增大的轻中度拇外翻患者实施Akin截骨术+改良型MC Bride.其中:男14例,女10例;左足12例,右足12例.年龄26-61岁(平均55.3岁).
目的:探讨第一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第一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患者15例,手术方式为"一期病灶清理、克氏针固定病灶旷置,二期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通过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切口愈合、植骨融合率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Haglund病的手术治疗的指征、效果以及临床体会,并为Haglund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09年10月~2014年04月,我们对26例Haglund病患者实施手术.本组病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18-45岁,平均25.7岁,左侧:12例,右侧:9例,双侧:2例,其中运动员:3例.
目的:探讨颈椎旋提手法为主配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颈椎旋提手法为主配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 血流动力学情况、颈椎动脉痉挛指数(RI)、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ADI)。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骨水泥单次灌注技术进行比较,评估骨水泥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06年6月共314例行PKP的OVCF患者,根据骨水泥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温度梯度灌注组(采用缓慢、低压、间隔1~2min 将骨水泥分次灌注入椎体内)和传统灌注组(采用传统的骨水泥调制好一次性灌注的方法)。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检查中的诊断。方法 利用GE公司16层螺旋CT对100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做薄层图像重建并传输至工作站,然后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图像重建方法,将不全或无错位骨折鼎为隐匿性骨折。观察分析肋骨和肋软骨骨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