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定价的风险影响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oda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关键风险因素对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定价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回顾,本文得出了影响特许定价的七类风险和基本要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七条研究假设。作者对高速公路BOT项目的研究及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分析了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完工风险对特许定价具有显著影响,属于一级风险;不可抗力、法律及市场风险对特许定价影响较为显著,为二级风险;政治、运营及金融风险对特许定价影响较小,属于三级风险。最后对研究结果做出解释。
其他文献
系统总结我国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当前的理论研究进展,即概念界定、模式分类与比较、流程管理、企业招投标、资质管理、取费管理、绩效管理、激励管理、担保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代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法律法规、定价模型、跟踪控制机制、管理模式、激励惩罚机制和风险担保机制研究。
本文在有效的风险识别基础上,把基于PPP模式的污水处理项目总风险分为环境风险、金融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六个子系统,根据影响六个子系统各自风险对污水处理项目总风险的影响,建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项目中的管网配套设备不完善对项目顺利完成影响最大。
为了适应具体情况,BOT项目开发模式已经有发展出多种演变模式,但由于BOT模式的局限性,很难直接用于盈利不佳但社会效益良好的项目;或者因项目规模过大,采用BOT模式难以获得竞争性投标。因而,此类项目需要新的开发策略。本文探讨采用混合策略开发此类项目,其基本思想是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项目(其中,部分子项目相对独立),分别采用不同的合同策略来开发,而子项目之间通过租赁协议或其他形式的协议相联
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量往往很大,光靠政府投资已很难再承担.BOT项目融资方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已被实践证明,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BOT项目融资的核心问题就是在政府、项目公司和用户之间三方博弈的特许权期及其特许定价问题.特许权期和特许定价的确定,就决定了政府和项目公司间的利益分配.本文通过建立三方的博弈模型来分析这三者的关系,从而
本文针对PPP模式的市政工程项目特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分析了项目各个阶段经济评审的重点,供项目相关单位参考。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政府在投资管理上的低效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用相关利益者理论把PPP模式作为社会博弈来研究,关于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管理研究,PPP合作双方对项目贡献的度量,PPP模式的产权制度选择与安排。本文首先基于私人公司的期望收益和利益分配方法,建立了公私合作投资双方的最佳投资比例
公私合作制(PPP)在中国城市污水厂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它在乡镇中的应用是否依然具有可行性呢?本文希望通过比较合理的模型来辅助乡镇政府解决此问题。文 章将主要借助博弈论的方法,辅助政府分析项目采取哪种融资模式(完全私有、完全公有、PPP模式)更适合当地情况并做出决策。这种辅助决策方法主要考虑政府、工业园区的企业、私人发起人三方博弈,并围绕项目的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对定价模型进行
项目融资研究重点于融资理论体系和融资衍生模式的设计,而较少于项目动态融资方法体系的综合研究。本文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存在的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入手,创新性的提出项目动态融资系统的概念,并对项目融资过程的动态性进行探讨,通过引入关键点的概念,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在融资动态过程中的关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本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以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项目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实现对项目外部影响因素的动态定量分析。
BOT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正在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随着我国民间资本的不断壮大和对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涉足,BOT融资方式逐渐为民间资本所利用。本文阐述了BOT的特点和种类,借助SWOT工具分析了铁路基本建设采取BOT方式融资的利弊得失(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并对我国铁路基本建设利用BOT方式进行融资提出了有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