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专利数据库在中药创新中的应用

来源 :2013年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与创新药物研究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述了针对天然药物领域开发的深加工专利数据库——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简称WTM数据库)在中药创新中的应用,对该数据库的特点、应用领域和使用技巧进行了初步的概括.
其他文献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机理不甚明确等原因,导致对其的治疗和控制已成为当今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要想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联合用药已成为必然选择.若利用拼合原理,将两个降压药物的基本结构拼合在一个分子中,有望获得毒副作用小、药理效应相加的降压新药.此应用构想,不仅可为联合用药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也可体现联合用药新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造就一批能够真正站在医药科技前沿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研究生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必将成为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论》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来说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校级课题的设置、名师大讲堂的引入、数据库建设、社会实践的设置、奖学金评定及考试方式改革等六个方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着重研究生物整体、器官或组织的内源性代谢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所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随着发展,代谢组学在药物研发、中药研究与评价、临床诊断、毒理学研究、微生物与植物、营养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和中药药效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并展望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采用代谢组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经典的提取方法如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及升华法等因为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等弊端,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具有绿色环保、条件稳定、提出率高、生物活性强等优点的新型提取技术,已于近年在中药提取中广泛应用,并已显示出各自的优势.本文拟从新技术在中药多糖成分提取中的单独应用及协同应用两方面,论述新技术在中药多糖成分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进展,以期新技术能够更
简要介绍名贵药用植物杜仲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地区.根据近些年对杜仲在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抗骨质疏松和抗炎镇痛等方面的生物功效的研究进展,对其在作用机理与实验研究方面的内容进行概述,旨在能深入了解杜仲的活性功效,同时也期为今后在杜仲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和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的:制定符合GAP要求的福建地道药材枇杷叶质量标准.方法:按国家《中药材GAP》的要求,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及部颁标准规定的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制定枇杷叶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醇溶性浸出物和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标准,化学指纹图谱,以及杂质、霉变叶比例等纯度指标的限量标准.结果:检测不同来源与加工方法的枇杷叶样本106批次,初步建立了福建地道药材枇杷叶GAP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结
苦豆子是西北地区常用的一味中药,功效为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在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有良好效果.本文综述了苦豆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希望为苦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目的:以戴氏虫草、江西虫草的发酵菌丝体为研究材料,建立其活性成分麦角甾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发酵菌丝体中游离麦角甾醇,利用HPLC-DAD法定量分析麦角甾醇.结果:该方法检测麦角甾醇,在0.46-370.00 μg/mL浓度范围良好有的线性关系(R2=0.9979),其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50×10-3μg/mL和3.5×10-2μg/mL,灵敏度较高.该方法稳定性、重复
目的:从众多的树脂型号中筛选出分离纯化芹菜根总黄酮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选用AB-8、HP20、LD605、ADS-3、ADS-5、D151、DA-201、XAD7、NKA-9 9种树脂,以芹菜根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8种树脂中,D101吸附量,解吸量均大,解吸率也较大,故D101较适合.
目的:对山东产川楝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化学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山东产川楝子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确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 1)、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2)、正十六烷酸(hexadecanoicacid 3)、香草醛(Vanillin 4),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