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性人工重力调控AT1对抗模拟失重大鼠肠系膜动脉对Angiotensin Ⅱ的收缩反应改变

来源 :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航天飞行或微重力暴露后出现的立位耐力不良现象直接威胁航天员返回着陆的安全,也影响对地面重力环境的再适应,其发生机理涉及血容量、下肢静脉系统顺应性及心血管功能等多重机制.其中动脉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重要参与因素之一.研究证实,悬吊模拟失重大鼠前身动脉发生肥厚性改变和收缩反应性亢进,后身动脉则呈萎缩性改变和收缩反应性减弱,肠系膜动脉平滑肌层萎缩,对氯化钾(KCl)和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均减弱.同时还发现模拟失重大鼠肠系膜动脉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RAS)活性显著降低,表现为血管紧张素原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 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但模拟失重对Ang Ⅱ所致肠系膜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并不清楚.我们证实每天1h站立的间断人工重力(IAG)可对抗模拟失重大鼠肠系膜动脉结构以及对KC1和PE收缩反应的改变,本工作还将观察IAG是否对抗模拟失重大鼠肠系膜动脉对AngⅡ收缩反应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昆明市大学新生的健康状况,为高校疾病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数据基础,为高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健康信息,促进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健康成长,提高整体身体素质.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某两所高校,整群抽取该两所高校2011-2013年全部入学新生15693名,对其进行健康体检.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结果:受检的15693名大学新生中近视学生有13285人,患病率为84.66%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究女性有氧运动结合力量锻炼对其的积极影响,为中老年女性健身锻炼的科学化推进提供相关依据。三组中仅有氧运动组在干预前后总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等级总分间有近似差异,通过参加有氧运动,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力量训练组与非力量训练组、三种运动方式组的两两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短时力量运动干预对老年女性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有限的。在《上海市民心理健康问卷》
本文以经济新常态的视角对老年体育和健康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我国体育旅游和养老服务发展趋势,探寻老年体育旅游与健康养老服务和谐发展的途径。老年体育旅游与健康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需要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下,对老年体育与健康养老服务互动发展的机理和动力系统及实操性建议深入研究,探索老年体育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规律、途径、方法和措施。开发老年体育旅游市场,已成为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和
大量研究表明振动刺激能提高腱器的活性,其活性的增加能够加强对抗肌活性。在主动肌和协同肌迅速而有力的收缩的同时,腱器的兴奋能使对抗肌及时而有力的收缩阻止主动肌收缩,从而出现肌力增加而同时提高主动肌和对抗肌的柔韧性。其次是肌肉力学性能的改变,振动刺激能加快对快肌纤维的激活以至使肌肉内几乎所有的运动单位都被同时激活。因此造成肌肉收缩力上升递度大于传统力量训练组的上升递度,因此对肌肉中串联弹性组成部分的牵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在实际调查中依然发现我国学校体育并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并没有成体系的开展和研究.本文将以北京市部分中学的学校体育开展状况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分析了北京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政策保障,并对北京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进行评价,以及总结了北京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物质保障。并提出了进一步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通俗地讲也就是处在有病和没病之间.但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没明确的疾病,但是却出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就非常容易进入到患病状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之间体力活动水平和亚健康得分之间的差异以及体力活动与亚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四川文理学院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随机抽取200人.方法: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和亚健康调查问卷.结果:1.
目的: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本文探讨游泳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心脏功能的影响,并且研究calpain参与的机制。方法: 6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喂食高脂饲料12周后,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HC组)和高脂饮食游泳组(HS),并设置同龄普通饮食对照组(NC)和普通饮食游泳组(NS)。游泳组进行每周5天,每天35分钟游泳运动,持续8周。实验结束时,进行糖耐量(GTT)和胰岛素耐受
目的:虽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多出现在中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生的危险因子在童年就已存在,预防的关口应提前至生命早期.本研究利用果蝇生命周期短、心脏功能检测方法成熟的优势,采用果蝇为模式动物,研究生命周期早期运动干预对老龄心脏功能及心脏收缩蛋白Myosin的影响,为早期运动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心肌细胞增殖的激活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绑定蛋白(CBP)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12周龄雄性C57B1/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运动组(Swim),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TAC).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和心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采用RT-PCR、Wester
目的:探讨原肌球蛋白去(TM1)在不同运动强度负荷应激及适应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及其特征,为运动性心肌收缩疲劳的研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为深入进行运动训练与竞技、运动健康、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康复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验借鉴.方法:复制建立一次急性力竭运动、7周递增运动负荷大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组等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实验组于末次训练6小时后与安静对照组同时麻醉处死取材,提取心肌全蛋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