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红吸浆虫田间分布格局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麦红吸浆虫土壤中越冬代幼虫,麦田中成虫,以及麦穗上取食幼虫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建立东西、南北两个方向上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发现东西方向上麦红吸浆虫的半变异函数均为线性模型,而南北方向上的半变异函数分别为球形-指数套合模型、球形-球形套合模型和球形-指数套合模型.在调查范围内其空间格局全部为聚集分布.在东西方向上的空间依赖范围为分别为:40.59m、40.58m、35.66m,而在南北方向上的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27.3264m、23.1365m、28.0364m.使用Kriging插值法将其田间分布生成等值线图,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麦红吸浆虫的聚集分布形式.
其他文献
北京百花山野生植被丰富,植物景观野趣横生,为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本文通过对百花山复层混交林景观、草甸景观以及岩石植被景观组成及景观构造的研究分析,为“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设计提供了借鉴.
调查了江南地区几个主要城市的牡丹应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牡丹在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现代园林中都有应用,应用形式以自然式为主.分析了江南地区牡丹应用植物配置、造景及品种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采用一套完整的鉴别寄主,对2008~2009年采集自四川12个市(县)的103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103个菌株中含有42个生理小种类型,每种小种类型平均含有8.5个毒性基因,其中优势小种是1.2.3.4.5.6.7.8.10.11,发生频率为18.43%,主要分布于喜德县、昭觉县、冕宁县、新都区、达州市、彭州市和什邡市,同时首次发现含有11个毒性基因的小种1.2.3.4
通过对天水苹果主产区6个县区的13个乡镇36个果园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腐烂病的发生与树龄、品种、树势、肥水条件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树龄和树势是腐烂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在所调查的苹果树中,苹果腐烂病总体发病率达48.0%.在调查中还发现,人们在腐烂病控制上普遍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药剂,轻管理;重春季刮治,轻周年预防、治疗,因此,提出腐烂病的防治要注重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加强果园
根据2007~2009年对成都市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调查,发现其田间症状与根结线虫引发病害症状的区别,其在成都平原春秋两季发生重,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病害防治方面采用无病育苗、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以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用100μg/ml BTH处理草莓叶片,对照喷清水,5d后接种草莓褐斑病病原菌.接种后ld、3d、5d、7d、9d、11d、15d分别采集BTH处理与对照的第3叶进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木质素(Ligni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可以诱导草莓叶片内PAL活性提高42.57%,POD活性提高21.35%,PPO活性提高14.09%,木质素含
通过在烟草青枯病严重发生的连作烟草地块施入小麦绿肥、石灰、玉米干秸秆3种外源物质来对植烟土壤进行改良,并评价这些措施对烟草生长及烟草青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干秸秆还田和石灰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较好,最终防效分别达53.63%和46.61%;此外,玉米干秸秆还田对烟株农艺性状有一定的正面影响;3种土壤改良措施对烟株的经济指标都有一定的提高,综合产值秸秆还田最高,每公顷可达30 232.9
稻纵卷叶螟G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对重庆市涪陵区1987~2006年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幼虫发生程度进行组配,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组建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对重庆市涪陵区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和探讨.结果显示:20年的历史回报符合率达到80%.对2007~2009年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幼虫发生程度进行了试报,200
2008~2010年对276份生产上椎广和即将推广的品种(审定品种)进行了两年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可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抗虫(HR)小麦品种21个,占7.61%;中抗(MR)品种58个,占21.01%;居中的(M)品种77个,占27.90%;中感(MS)品种44个,占15.94%;高感品种76个,占27.54%.
麦蚜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给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培养和利用抗性品种是各类防治措施中最经济有效的.在此过程中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抗性评价标准不仅对培育抗性品种,对深入研究麦类对麦蚜长期协同进化而形成的防御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小麦抗蚜性品种筛选和鉴定工作的研究概况,对各类评价标准进行了合理的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