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体会-附52例病例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提高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外科治疗安全性的方法,对术前颈外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和术中应用转流管的争议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经CTA明确诊断并评估willis环情况,22例术前行颈外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栓塞.5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单纯瘤体剥除术31例、瘤体联合颈外动脉切除术10例,瘤体联合颈动脉分叉切除+颈内动脉重建11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疾病腔内处理的科学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因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而行腔内处理的患者28例,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2±13.1岁,其中动脉硬化性狭窄27例,大动脉炎病变1例,27例患者存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表现,1例为冠脉搭桥术前乳内动脉造影中发现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并无症状.
会议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对膝下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98例(139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症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所统计患者平均年龄(72.35±6.39)岁,采用常规或内膜下成形技术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应用微球囊(球囊直径2~4mm)行球囊扩张成形术.
会议
目的 总结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手术与腔内治疗,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5年2月至2011年12月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37例,22例行腔内治疗,14例行胸腔外旁路手术,1例胸腔内手术.
会议
目的 观察颈动脉体瘤的全程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诊治的颈动脉体瘤6例患者的全程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均手术成功,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控制,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满意.
会议
目的 普外科器官移植和血管外科手术技术日益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微创时代,但是优先吻合动脉还是静脉却存在着争论,因此,本实验用家兔的股动静脉为模型进行血管吻合,为临床普外科医生在动静脉吻合优先选择性上提供参考.
会议
目的 临床评价腔内激光闭锁(EVLT)联合Müller术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87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9条患肢),采用EVLT联合Müller术微创手术,结合溃疡周围环状封闭及返流交通支结扎结果 89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至五年,未发现溃疡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EVLT联合Müller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不复发.
会议
目的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凶险的疾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研究主要总结我们的治疗结果和提出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治疗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
会议
目的 研究mir-126对内皮祖细胞(EPC)血管新生的调节能力,探索促进EPC新生血管的新方法.方法 提取大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MNCs),经体外诱导培养得到EPCs,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细胞标记抗原及转染成功率进行鉴定.实验分为三组:mir-126高表达组,无效序列转染组,无转染对照组.通过研究内皮祖细胞在基质胶中形成的管腔样结构的长度,以及离体环境下的迁移能力,判定各组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
会议
目的 在中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治疗胸主动脉瘤和B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方法,十几年的主动脉夹层经验证实,腔内修复术有效而安全,但对于左锁骨下动脉(LSCA)的处理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探讨TEVAR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安全性.
会议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模型,提高大鼠存活率及成瘤率,使成瘤过程及病理学特征更符合人腹主动脉瘤.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按雌雄比例1∶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设立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灌注组,模型组为弹力蛋白酶灌注结合氯化钙涂抹组,两组均采用开腹腹主动脉穿刺插管加压灌注法,所有大鼠均术后饲养28天后开腹收集腹主动脉标本,术中术后均采用小血管测量尺测量腹主动脉直径,通过术前及术后28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