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衡阳地区历年观测的发育速率、干物质分配系数、叶片相对生长死亡速率等作物参数和土壤参数调整了ORYZA2000水稻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衡阳地区气象资料常年值下的产量和46年内实际最高温度下的产量,由此计算出各年高温灾损率。研究该高温灾损率和最高温度的关系得出灾损率与最高温度的关系满足以下关系:734.3504.3721.1733.0074.0432114+=xxxxDwrr,其中自变量x分别表示开花期内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5℃、36℃、37℃和38℃的日数。统计表明长江中下游水稻发育期主要分布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分旬计算并统计86个代表站的最高温度,带入上述关系式,得出各站各年各旬灾损率,以10a为单位计算各站各旬高温热害概率。采用ArcGis9.0绘制各站各旬高温热害概率分布图,该分布图可以用来定性评估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情况,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探讨了电磁波CT法的基本原理。通过西江航运干线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和兴安县塘家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溶勘查工程实例说明电磁波CT法在岩溶地区的应用效果.
南宁市及周边地区零星分布有6~7个已关闭停采的小型煤矿山,如何充分利用地下采空区地面土地资源,是地方政府非常困惑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已停采的砂井煤矿采空区地面(面积约2.00km2)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的研究,为其他煤矿山采空区地面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砂井煤矿现有采空区范围内均为地表变形不稳定地段,地面上不宜修改永久建筑物;通过对采空区进行封堵回填处理,将采空区底板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作为建
本文以广东省南雄市坪下水地区铀矿普查项目2006年至2008年设计施工的40个钻孔伽玛测井数据为基础,应用Qasis Montaj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伽玛等值体成像及断面切片,最后结合2009年至2010年设计施工的8个钻孔的成果资料,分析评价本次三维空间伽玛场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南雄断裂带具有较好的铀成矿环境,其下盘的糜棱岩带具有丰富的铀源。在工作区的东北角和西南角片区,可能分别存在-组呈现北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来研究和确定在钻井电阻率参数曲线,在生产与科研中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同时该研究成果也为电法勘探技术开辟了新的领域。它是以充电法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结合实际所给数学模型的合理分析和比较系统的物理模拟试验取得的,如按所提供的一套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并采用研制的动态观测系统在所论的条件下,可较成功的用来确定埋藏深度在3000米以内在钻井电阻率参数的描述,该成果可应用于新区的探井扩边、老
在实际生产中,滩坝砂岩中坝砂或滩砂的集中段往往具有较高的产能,如何识别这些有效储层是滩坝砂岩进入开发阶段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决的重要问题。针对滩坝砂岩油藏的勘探难点,确立了基础地质研究与储层描述技术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结合滩坝砂岩发育的地质规律,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描述方法,对识别滩坝砂岩的有效储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滩坝砂岩受沉积背景的控制,形成了多种岩性组合特征,结合钻井总结出1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城市发展战略,针对城市社会与经济可持发展面临的空间资源、安全、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等一系列问题,在充分利用、整合已有地质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遥感、地球物理、钻探和信息技术与方法,查明城市三维地质结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城市主要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基础、水土体地球化学背景及污染状况,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及环境容量,建立三维可视化地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实
在能源需求日趋紧张的当今社会,大力发展风能产业势在必行,而风能资源的评估则是最大限度应用风力发电的重要基础工作。关于区域风能评估,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常用的就是对逐时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者运用中尺度模式(如MM5)进行一段时期的模拟,从而得到局地风能起源分布趋势。本文利用日本RSM模式计算的2001-2005逐年5-9月的资料,结合同期地面常规观测站资料,对浙江省境内的风能资源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岭,受云贵准静止锋影响,多连阴雨天气,天空常年被云雾覆盖,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形态多变,岩性组合复杂,土壤种类繁多,喀斯特地貌典型。“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奇异的地形地貌、不同寻常的立体气候特征造成了在贵州利用卫星遥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的困难和复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中,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分重要,贵州作为长江、珠江流域的上
农业灾害预测是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工作,准确的农业灾害等级预测可以保证农业生产获得最大收益。在农业灾害等级预测中,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保定市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虫害进行气象条件与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分析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贝叶斯分类方法,筛选气象因子,并建立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预报系统,并明确预报病虫害的气象条件等级。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玉米-小麦轮作地区秸秆还田和灌溉条件的改变,原本在长江流域比较盛行的小麦赤霉病,逐步向北扩展,在河北省时有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象型”病害,花期气象条件是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程度的主导因素。越冬赤霉病菌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8℃,兼有一定的雨湿时,才能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开始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入的最低气温为15℃,低于15℃则不能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