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奶山羊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云南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泸西奶山羊生产现状、有利条件、存在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推进良种化进程,开发利用饲草饲料资源,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加快市场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加强疫病防控,畅通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等对策措施,努力推进泸西奶山羊生产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从西南边境动物疫病监测区域内采样送检的牛OP液中监测到口蹄疫阳性病原,分析了该病原的遗传衍化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为O型FMDV,而且该毒株属于O型东南亚拓扑型Mya98遗传谱系毒株,为当前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主要的流行毒株.该研究为边境口蹄痰紧急免疫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制定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云南省507个饲料原料、饲料产品进行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样品包括玉米488份、小麦3份、麦麸2份、DDGS10份、缅甸碎米2份、米糠2份、玉米蛋白粉2份、棉粕2份、菜粕2份、豆粕2份、草及秸秆16份、产品饲料19份.结果表明:云南饲料原料特别是本地产玉米、草及秸秆、DDGS、饲料产品受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云南省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高度重视,加强检测与
应用口蹄疫病毒O、A、Asia-1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对采集自云南省10个边境县的牛和猪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牛口蹄疫病毒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在9.23%~37.75%、3%~23.57%、9.75%~48.67%之间,阳性率偏低,并且地区间差异较大.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在14.16%~51%之间,其中勐海为51%、芒
为了了解云南省部分规模化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情况,为猪场制定合理的防控规程提供依据,2010-2014年,对部分地区养猪场共1005份组织样进行了PRRSV RT-PCR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10、2011、2012、2013、2014的阳性率分别为48.6%,26.7%,7.37%,4.39%,26.8%,阳性率从2010-2013年逐年递减,2014年又呈现升高趋势.每年6-8月发病率最高.
为调查和了解楚雄州猪饲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单位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对楚雄州2013年-2014年流通环节的猪饲料抽检样品通过原子吸收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州猪饲料重金属合格率较高,其对《规范》进行了较好的贯彻执行,对提高饲料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饲料产业和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调查了解云南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本文采用ELISA-gB和ELISA-gE抗体检测方法,对云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602份血清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检出疫苗免疫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阳性率为92.73%,未免疫疫苗的猪场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为38.46%.表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在猪场中的普遍存在,疫苗免疫过的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水平较高,但不同阶段的猪的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作为一项新策略,近年来在畜牧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着重从绵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展望,阐述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绵羊中的研究进展,为绵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提供参考.
云岭黑山羊是本州特色优势畜种,饲养量居全省第一位,资源丰富,有广泛的群众饲养基础,产品销路广,市场潜力大,但繁殖率、出栏率、商品率低,生长周期长,养殖比较效益不高等因素困扰着羊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本州云岭黑山羊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畜种的优势,使广大养羊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2005年开始,有计划地引进国外乳肉兼型品种努比亚山羊与本州云岭黑山羊进行杂交,提高了其繁殖率和生长速度.怎样变资源优
文章介绍了中旬牦牛饲草饲料资源现状,针对出现的草地管理制度不健全,放牧草地持续退化,畜种退化严重,畜群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充分利用牦牛采食习性,培育特色食品;建立牦牛保种场;建立冬春饲草储备;做好疫病防控等。
家庭农场适度生猪规模养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份,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由于大部分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是在低层次上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养殖环境不规范,养殖环节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提升家庭农场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需从注重养猪场选址与布局、注重种猪质量的选择、注重生产规范化、注重养殖设施配套、注重制定针对本场疫病的免疫程序、注重养殖环节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六个方面进行提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