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尺度TRMM卫星降水数据精度检验及回归残差研究

来源 :第十八届中国遥感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11年2月至6月浙江省1485个地面站点观测的逐日降水量数据为"真值",利用相关系数法、散点斜率法对TRMM 3B42降水产品进行精度评估,并将地面站点观测数据与对应网格TRMM数据进行月均降水量、日降雨量95%、75%及50%分位数、日降水量大于2mm天数的比较分析,最后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研究残差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在整体上,TRMM 3B42降水数据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数据之间具有较明显的线性相关特征,二者相差不大,且TRMM 3B42降水数据大于地面降水数据;将回归分析后的残差做Moran I分析可知,残差分布在空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月平均降水量和日降水量95%分位数残差分布较为相似.
其他文献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成为碳循环科学研究中的焦点.其中,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模型,可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反演和动态变化研究提供支持.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为研究区,利用遥感信息、GIS数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和室内实测含碳率数据,开展了占全县乔木的80%的云冷杉、川滇高山栎、高山松和云南松四种森
估计区域森林有机碳库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云南香格里拉县境内森林生态系统丰富且保存较完整,主要森林冷杉、川滇高山栎、高山松和云南松4树种分布的总面积占全县乔木林的80%.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估算乔木层碳储量的3个模型,选择其中估算精度最高的遥感信息模型对研究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①香格里拉县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302.984TgC,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
以中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5 TM和SPOT-5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根据安新县地表覆盖类型以农田和湿地为主的特点,提出了安新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了安新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测量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安新县总生态资产价值为42.16亿元,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8489元/hm2和329535元/hm2之间.其中,自然资源价值、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
本文在总结秘鲁南部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控矿构造和赋矿岩层、矿化蚀变类型等成控矿地质特征;并根据研究区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及其波谱特征,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卫星数据B1-B9对应的反射率曲线,综合对比分析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曲线特征后,研发了基于ASTER数据B1467和B1348主成分分析模型,
研究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模型,开发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系统,进行墒情监测、分析、统计,实现土壤墒情监测的信息网络发布.把建立的土壤墒情监测模型应用到白沙灌区土壤墒情的管理中,设计实现了河南省白沙灌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系统具有灌区信息管理与分析、遥感数据监测土壤墒情变化、数据表的浏览与更新以及网络发布等功能,系统不但具有友好的界面,而且具有层次性、智能性、扩展性以及可视化等特点。
利用2009年1月东江流域四景Landsat ETM+影像数据,结合野外调查获取的具体点位的同期叶绿素数据构建了东江干流水体冬季叶绿素浓度反演的经验模型,构建的模型表达式为CHLA=-10.508·R1-22.530·R2+28.596·R3+69.207·R4,式中CHLA为叶绿素浓度,单位为mg/L,R1、R2、R3、R4分别为ETM+的1、2、3、4四个波段的反射率值.构建的模型修正后R2值
遥感技术凭借其自身独有的速度快、成本低、省时省力等特点,可以快速的圈定找矿靶区,为常规找矿方法指明方向,缩小工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大大加快找矿速度,缓解矿产资源紧缺的现状.遥感蚀变信息是指从遥感数据中提取的、可能与成矿围岩蚀变矿物有关的一种量化遥感找矿信息,目前已经作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参量.2011年下半年,在加强矿产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大背景指引下,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决定组织实施"7
本研究引入温度、降水、太阳辐射和土壤肥力等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重要生态因子,结合遥感数据进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以北京郊区的小麦种植区为实验区,获取多时相的HJ1A/B卫星数据,多个气象站点全生育期气象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以及收获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构建了遥感光谱蛋白质含量模型、生态因子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光谱生态因子蛋白质含量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以5月11日(开花期左右)
本文以粤北岩溶影响流域连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和2006年流域TM数据,通过采用对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影像分别解译,并构建适合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分类体系,对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方法能够较大程度避免地物类别误判,提高分类的准确性;②流域以耕地、林地、灌丛和潜在石漠化为主,18年来耕地、灌丛、草地与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③流域土
土地荒漠化演变过程是一个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复杂的演变过程.黄河流域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之一,流域内裸露的大面积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是砂、砂砾和亚砂土,它为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采用CBERS遥感数据,在综合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荒漠化现状和第四纪地质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详细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内荒漠化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关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