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加重哮喘小鼠过敏性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塑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塑料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塑料碎片和颗粒称为微塑料,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关注。研究发现空气中的微塑料比水、食物或土壤中的微塑料对公众健康造成的风险更大。本研究将探讨吸入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塑料对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正常小鼠和经卵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通过气管滴注不同剂量PS(PS1:2×106个,PS2:2×107个),每两周一次,共4次,末次染毒后24 h,检测肺功能,解剖后心尖取血,取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计数BALF中炎性细胞数目,肺组织进行HE、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以及血清中卵清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OVA-IgG1和OVA-sIgE)水平,检测肺组织TLR2/TLR4-MyD88受体信号通路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 PS导致正常和哮喘小鼠气道通气阻力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肺容积下降,呼吸能力下降,且高剂量PS组对肺功能的损害程度高于低剂量组。PS使正常小鼠肺组织结构异常,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气道上皮细胞增殖;哮喘小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PS使正常和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尤其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S使正常和哮喘小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白细胞介素(IL)-5、IL-12、IL-13、CXC趋化因子(LIX)、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3、CCL趋化因子(MDC)、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PS使哮喘小鼠血清中OVA-IgG1、OVA-sIgE水平显著升高。PS使正常和哮喘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TLR)2、TLR4、髓系分化因子(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核因子(NF)-κB及TNF-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PS经TLR2/TLR4-MyD88信号通路使哮喘小鼠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加重。
其他文献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一种可以在环境和有机体中积聚的新污染物,其粒径较小、稳定性较好、生物降解较难,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近些年,微塑料相继在不同介质中被检出,且数量持续增多,甚至在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也被检出.文章梳理了大气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来源途径和毒理效应,介绍了目前大气中微塑料的采集方法和检测分析技术,最后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未
期刊
<正> 1 前言 葡萄糖酸-δ-内脂(Glucono-dlta-lactone),本文简称GdI是葡萄糖酸的中性内脂,在水溶液中水解形成葡萄糖酸。它是果汁、果酒、麦芽及啤酒中存在的天然成分,并且是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所以对人体无害。
期刊
难以降解的微塑料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微塑料检测及溯源分析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阐述了多种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包括目检法、显微镜检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热分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原理及应用,以多种方式提供准确的微塑料鉴定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微塑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建立更多成型的检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微塑料的标准
期刊
微塑料污染目前是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全球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类型、危害、污染途径、污染对象以及对鱼类的毒性效应,旨在增进人们对微塑料的认识,了解微塑料对鱼类的危害,引起学者对微塑料的重视。
期刊
微塑料(microplastic, MP)作为环境污染物的载体可产生多种复合的毒性效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亟需加强对MP的整治及管控。通过归纳国内外MP污染、毒性效应、管理措施的相关文献,综述了MP对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的健康效应;分析了MP作为污染可食用物品和环境污染物的载体;探讨了微塑料毒性暴露的健康护理要点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预防措施;指出了改变自身消费习惯及理念以减少MP在体内暴露
期刊
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被定义为“微塑料”,其广泛分布在海洋和陆地环境中。微塑料具有粒径小、迁移性强、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可以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容易迁移到各种环境介质中并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关于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水环境中,而对土壤中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砂质土为供试土壤,以环境中存在较为广泛的土霉素(OTC)和甲氧苄啶(TMP)为典型抗生素,以聚
学位
大蒜(Allium sativum)因富含硫化物形成独特的辛辣风味,具有杀菌、抗氧化、抗癌的功效,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是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然而,随着种植面积增加和栽培技术提高的饱和,我国大蒜的产业发展速度逐年减缓,面临产业发展的“瓶颈期”。大蒜鳞茎是主要的经济器官和食用部位,一般由6-15个鳞芽组成。鳞芽的数量和膨大程度直接决定了鳞茎产量,进而影响大
学位
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有关微塑料的人体健康风险和危害效应机制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微塑料不断地从环境中迁移并在人体内积累,其对人群暴露的3个主要途径为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主要暴露介质为食品、饮用水、灰尘和个人护理品。目前已在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器官、体液及排泄物中检出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1206.94 n·g-1。现有的检测
期刊
本文整理了国内外海洋微塑料采集方法、提取技术、分析方法和质控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根据我国四大海域微塑料相关调查资料,与国外相关海域作出数据对比,归纳总结海洋微塑料的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建立海洋微塑料调查、评价和评估管理体系的建议,同时应加强不同部门和领域的合作,加大、加强、加快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深入研究,以建立对海洋微塑料的风险评估框架。
会议
微塑料是指塑料制品废物降解,直径小于5 mm的颗粒,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及环境污染加重,研究表明微塑料可在低等生物和水生生物中导致生殖毒性和胚胎发育障碍,生活中发现微塑料已经是无处不在,可能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可能混在土壤里,也可能在深海沟中。而相关研究报道人体内血液、胎盘、大便都发现了无处不在的微塑料。而微塑料引起的男性生殖毒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学的应用,在体内和体外进一步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