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支架术后腹腔出血一例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九届腹腔镜外科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剖腹探查术是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经常而对的手术。针对闭合性腹部损伤剖腹探查的指征包括:(1)患者有明显腹膜炎体征,其他部位创伤不重,疑有腹内损伤;(2)腹部平位X片显示为膈下游离气体或肾周围、腰大肌周闹有积气,疑有腹膜后十二指肠伤、升结肠或降结肠腹膜后破裂者;(3)腹部有移动性浊音,疑有腹内出血者;(4)腹腔穿刺或灌洗阳性者;(5)伤后便血、呕血或血尿,伴血压下降者;(6)损伤后有早期休克征象,其他部位创伤轻,疑诊腹内损伤者;(7)有创诊疗操作(内镜、穿刺等)后出现腹膜炎和内出血者。对腹内出血的患者,应在积极治疗休克的同时迅速进行剖腹手术,因为只有手术止血才能控制休克,挽救生命。腹内空腔脏器损伤的患者,如有休克症状应先治疗休克,待休克好转后及早探查手术;但经积极抗休克治疗仍不见好转,应在继续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剖腹探查。
其他文献
冠心病心绞痛,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孪)。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络病理论的现代研究认为,络脉本身属血液循环系统,与血管内皮细胞有密切相关性,能体现微循环状态。现代医学中的微循环和中医络病理论的孙络亦具有诸多类似之处,其都是循环的通路、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作为循环中的最小机构、功能单位,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起
目的:科学客观评价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为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安全高效且易于推广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方法:将1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中药组,每组80例.针刺组选取膻中、屋翳、乳根、期门、丰隆、三阴交为治疗穴位,每次治疗20分钟,经期停止治疗,共治疗15次.中药组:口服乳康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经期停服.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入组并接受治疗,至下
目的:总结第三代喉罩的临床应用特点,为扩大喉罩的临床应用以及困难气道的解决提供一种新思维.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90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EI组患者使用普通气管插管,CLMA组患者使用普通喉罩,PLM组患者使用第三代喉罩,观察其麻醉前后临床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中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术后苏醒情况比较.结果:PLMA组患者麻醉前后临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稳定,术中麻醉药品使用量较小,术后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三种不同中医证型(脾胃虚弱证、阴虚内热证、胃络瘀阻证)胃黏膜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探讨中医证型与PTE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26位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胃组织标本,实验组为不同中医证型组(脾胃虚弱证、阴虚内热证、胃络瘀阻证),故共有4组(健康对照组、脾胃虚弱证组、阴虚内热证组、胃络瘀阻证组);每位患者取新鲜胃粘膜6块,其中包括胃体
李应东教授为甘肃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副院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高血压常用镇肝熄风汤加味.介绍了其镇肝熄风.引血下行治疗高血压的药理特征及组方特点,效果显著。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和动脉硬化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一般临床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马鸿斌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在肾性水肿治疗上,主张应用芪苓健脾汤随证治之,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论述.本水肿日久成虚,劳累后加重,系由后天失养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本由先天的充实才能健运,而先天之本又依赖于后天的充养才能发挥其蒸腾气化功能。脾胃为运化水液的枢纽,建中州以利水。故方中红参、黄蔑、白术、获冬均为健脾益气、渗湿利水,加之补肾之牛膝,
目的:探讨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对小儿厌食症模型大鼠下丘脑和外周血中神经肽Y(neural peptide Y,NPY)的影响.方法: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分别对模型大鼠下丘脑和外周血中NPY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可以明显增加厌食症大鼠的食欲,提高下丘脑和外周血中NPY含量,与模型组和江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结论: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可明显改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入住本院并接受PKP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行PKP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术后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及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70min,术后8h后疼痛即缓解,1d后可以戴腰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血管架桥"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术中判断消化道重建肠管长度受限的直肠癌患者3例,术中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时采用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内解剖方法在根部结扎,裸化直肠上动脉至与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支分叉处上方结扎直肠上动脉,以保留直肠上动脉及其下属血管弓与乙状结肠边缘弓之间得吻合支,达到用直肠上动脉"血管架桥"的目的,以保证吻合口近端肠管血供.结果:3例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是临床中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4%[1].随着诊断技术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该疾病仍然面临着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治疗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小肠恶性肿瘤是罕见肿瘤,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