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技术在肢体软组织创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肢体软组织创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有开放性骨折者,对骨折进行复位,根据情况选择外固定及其他固定方式;骨外露者,于骨外露处钻孔数个,以期孔内长出肉芽组织。然后根据创面的形状及面积大小,选择带胶引流管的聚乙烯醇甲醛泡沫材料剪裁合适,使泡沫敷料置入创面后能够充分接触整个创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使用住院医师嵴作为股骨端定位骨性标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2015年间,在我院行膝关节CT三维重建的患者中,选取80例,年龄在4-81岁之间,男性53人,女性27人,依照年龄分为四组,A组(4岁-12岁)、B组(13岁-30岁)、C组(31岁-45岁)、D组(45岁-81岁),其中B组和C组为我科前交叉韧带断裂拟手术患者,各组20例。分析每组膝关节髁
目的:前倾角对于髋臼位置评测有重要作用,PACS系统(影像科影像工作站)为影像科医生使用的工作站,骨科医生无法方便的获取,骨科医生日常常规评测髋臼前倾角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简易的方式,本研究使用Word软件测人工髋臼前倾角,并通过与PACS系统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查看其有效性。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6年7月我院骨科采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2~81岁,平均43.6岁.突出节段位于L4/5 16例,L5/S1 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腰痛及下肢放射性坐骨神经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分别
目的:探讨和评估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锚钉技术固定老年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肩关节脱位后并发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4.6(60-73)岁,3例为左肩,10例为右肩.
目的: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膝关节炎的早期预防主要是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功能锻炼指导可以延缓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本文探讨微信平台用于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的效果。方法 将56例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分成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
目的 比较经伤椎固定与传统短节段固定后腰椎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经伤椎固定的临 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 6 具市售新鲜家猪 L1 ~ 5脊柱标本。每具标本均设有完整、4 钉固定和 6 钉固定状态。
研究目的:比较观察分析空心拉力螺钉与后侧支撑钢板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空心拉力螺钉(18例)及后侧支撑钢板(15例)治疗的33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依据Lauge-Hansen分型,其中旋后外旋Ⅳ度20例,旋前外旋Ⅳ度10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相关临床疗效(采用AOFAS评分及SF-36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差异。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结合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植骨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6例行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腰椎滑脱23例,腰椎管狭窄症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均采用BMP结合椎间融合器自体骨植骨融合及椎弓根系统治疗。
目的:(1)通过收集临床符合要求的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真实病例资料,并且进行股骨近端薄层CT扫描,利用Mimic15.0有限元软件对CT数据建立与真实人体骨力学结构相贴近的 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2)应用Abaqus6.12有限元软件对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模拟跌倒撞击下股骨转子间不同应力集中分布带,通过断裂力学模拟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类型,计算出与实际不同转子间骨折类型的匹配度;(3)探讨
会议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等离子刀(TOPAZ)微创治疗跟腱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关节镜辅助下等离子刀微创治疗跟腱炎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4岁。左踝14例,右踝18例。从发病到手术时间为4-20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患者均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不佳者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片及MR检查,排除跟骨结节撕脱骨折、跟腱滑囊炎及跟腱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