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次春季降水的微物理探测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次春季降水过程探测后发现:DMT-PMS的CAS所测云粒子平均浓度较以往利用FSSP所测值大,CIP与2D-C及2D-GA2所测冰晶粒子平均浓度接近,PIP与2D-P所测降水粒子平均平均浓度相当.云上部温度范围为-10~-12℃,有较多的冰晶在该层丰富的云水条件下孕育;云中上部温度-7~-10℃,为降水粒子生长层.云中下部,温度-5~-7℃,云水不丰富,降水粒子蒸发变小;云下部有少量降水粒子.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8名青年男士兵在35℃(DB)和29℃(WB)的高温环境下负重行军的体温和出汗量的变化特点。行军速度为4.5,5.0,6.0hm·h-1时,各组的直肠温度和出汗量的每小时增加率均随负荷量的增
本文介绍了在吉林省利用装载云粒子探测系统(PMS)的飞机对一次冷涡对流云雨带进行了垂直和水平探测,结合雷达、卫星、地面降水及天气图分析了冷涡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物理结构。
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结合NOAA极轨卫星、12通道微波辐射计、卫星监测图像及设在北京南郊的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10月26日的北京一次浓雾天
会议
早期发现和识别冰雹云是人工防雹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根据国外近年来对冰雹云活动规律及雷达观测技术的研究,广泛调研了几种常用的探测冰雹和估测冰雹尺寸的方法.由各种
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后,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不断壮大的过程,资本市场的发展打破了以往企业依靠银行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
外场观测研究是认识云物理过程的最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国产运-12型飞机作为此次飞机探测平台,机载设备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温压湿度表、PMS云粒子探测设备,同时结合MICAPS、
会议
本文对中尺度对流系统中潜热作用对云和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进行了研究,总的来看,潜热对云系动力场热力场和微物理场都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动力场的结构有重要影响,
山东1989年恢复飞机人工增雨工作,20年来人影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9-2007年,省人影办共组织飞机增雨作业337架次,累计飞行789 h 37 min,其中先后有10年租用机载PMS粒子测
对云中微物理结构和特征的研究,一直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所关注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以山东为例对一次层积云微物理结构飞机探测特征进行了分析。
远距离台风是造成山东夏季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天气气候分析表明,在闽浙登陆的台风往往会给华北以至东北带来100 mm以上的特大暴雨,这种远距离的台风暴雨和高空急流,台风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