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与肺炎关系分析

来源 :第三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疫情情况,了解大流行对肺炎的影响,为评估流感大流行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大流行期间长沙市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病例资料,按月份收集住院患者总数、肺炎病例数、重症肺炎病例数、因重症肺炎死亡数,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甲型H1N1流感与各类肺炎发病与死亡直线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流感大流行在长沙市历时约11个月,流行主要集中在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的4个月时期内,累计发病7206例,累计发病率为108.49/10万.大流行期间,长沙市肺炎患者占住院患者的5.94%,重症肺炎病例占肺炎总数的8.69%,重症肺炎病死率为5.69%.甲型H1N1流感与肺炎相关系数为0.513,两者存在相关关系,而且大流行期间肺炎百分比高于对照期间的肺炎百分比,可以认为甲型H1N1流感能够引起肺炎增加,但是甲型H1N1流感仅能解释肺炎变化的26.32%.甲型H1N1流感与重症肺炎、因重症肺炎死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和0.00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可能引起肺炎病例增加,但对重症肺炎发病及其死亡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保证特需科服务质量,真正使病人享受到特需所应该享受的待遇,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规范物品药品器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理念融入到护士日常行为及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并将开展“五常法”列入病区质量控制考核指标.结果:全科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士的主人公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护理环境品质,保证护理
会议
目的:对比观察青蒿琥酯(Art)和吡喹酮治疗大鼠斯氏狸殖吸虫病后,大鼠免疫转归情况,了解青蒿琥酯是否有提高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将3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其中5组每只鼠腹腔注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25个,于感染后30天开始用药治疗,治疗组分别给予Ar50 mg/(kg·d)、Ar100 mg/(kg·d)、Ar150 mg/(kg·d),连续给药7天,吡喹酮组15
目的:对华支睾吸虫富甘氨酸2a(GRA2a)类抗原Cs4重组蛋白(rCs4)进行免疫学特性分析,并对GRA2a类抗原进行组织定位.方法: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rCs4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混合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并分析GRA2a类抗原的分泌性.应用ELISA法检测rCs4免疫小鼠血清中抗rCs4的抗体水平,并观察0-44周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清中抗rCs4特异性抗体的消长.通过免疫荧光实验(IFA)对华支
目的:比较以不同疗程口服300mg/(kg·d)三苯双眯抗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囊包幼虫的效果.方法:40只8周龄BALB/c小鼠被随机均分为5组,每只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囊包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d,分别以不同疗程(连续给药0、2、4、6、8d)口服三苯双脒300mg/(kg·d)治疗.记录小鼠健康状况.停药后第7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肌肉压片法观察小鼠膈肌、咬肌、胸肌、腓肠肌中囊包幼虫存活情况,计
目的:对刚地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TgPGAM 2)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收集、纯化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总RNA;设计合成引物并引入Kpn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RT-PCR扩增编码TgPGAM 2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原核质粒pET30a(+)中,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在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通过Wester
目的:在新西兰大白兔感染一次以及感染二次日本血吸虫的不同时期,使用吡喹酮(Praziquantel,PZQ)透皮剂对其进行腹部透皮治疗.探究吡喹酮透皮剂的治疗效果,以及吡喹酮与宿主免疫系统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为治疗血吸虫病提供更便利的治疗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0±2条或300±2条,对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时期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透皮治疗,同时采用了不同的透皮次数,并比较感染一次和
目的:探究一种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胞蚴的新方法,并通过体外注射,感染阴性钉螺,培养阳性钉螺.方法:虫卵孵化的毛蚴与作为滋养层的草地夜蛾卵巢细胞(sf9细胞)共培养,观察毛蚴的生长情况,并拍摄生长照片.用显微注射针分别将3~5只母胞蚴注射到钉螺体内,计算钉螺的存活率及尾蚴的阳性率,用钉螺逸出的尾蚴人工感染昆明鼠,检测尾蚴的活力,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CR方法鉴定尾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毛蚴培养1、12、
目的:了解某高校肺结核爆发疫情的传播链与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措施,为肺结核爆发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开展现场调查以及病例筛查工作.并收集现场个案调查资料、PPD和胸片排查结果,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有肺结核病例11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19岁-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岁.首例病例出现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方法来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血清中的DNA,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并与ELISA的检测效果比较.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中的多拷贝序列Sjrh1.0(序列号:U92488.1),设计普通PCR和实时定量PCR引物,建立日本血吸虫DNA和初始循环数(Ct value)的标准曲线.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时间的小鼠血清,分别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DNA和用ELIS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DNA疫苗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寄生虫病DNA疫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DNA疫苗的免疫机理、构建与优化、佐剂、递送途径,以及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