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苦欲补泻”论肝病传脾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经》中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后世方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十分重要。本文从此角度出发,介绍肝与脾二脏的苦欲补泻,并阐述肝病传脾相关用药法度及组方原则,列举后世在此指导下的配伍严谨,适用有效的方剂,剖析其配伍理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的概述,从临床定位、试验分期、临床试验设计、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分型以及疗效评价标准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的问题。
为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笔者进行了柴苓调肝颗粒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SOCS-3和SREBP-lc mRNA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地复制出NAFLD模型,通过测定观察各组相关的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柴苓调肝颗粒高剂量组对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柴苓调肝颗粒能显著改善NA
本研究结合临床病例,通过大样本多中心调查,采用新的统计学方法,研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分类,使其更为客观、准确,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本研究对22例参照目前临床诊断标准(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尚不能诊断但根据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直视下肝脏表面结节的形成)可以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为了有别于临床诊断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暂且称之为临床前代偿期)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脏的组织学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丰富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理论。研究表明,此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瘀、郁为主,相应的肝脏炎症程度多分布在G1、G2,肝
本文结合动物实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研究全程给予大承气汤通腑导滞较单纯早期通腑导滞治疗SAP在恢复肠功能,防止细菌移位,降低胰腺炎坏死程度及死亡率上是否有优势。研究表明,全程治疗较单纯早期治疗能更好地减轻胰腺及小肠损伤,恢复肠道功能,降低肠系膜淋巴结移位阳性率,能更好地提高SAP大鼠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了肠康方可通过改善内脏高敏感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阐明了中药复方肠康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和药效,但该药治疗IBS的作用靶点是否与5-HT,SERT相关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实验通过对隔山逍遥方作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的干预研究,探讨其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隔山消具有明显抗菌抗炎、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柴胡含有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皂昔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病毒、降血脂、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作用。实验结果证实,隔山逍遥方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小剂量组及匹维溴铵片组,可能是通过下调IL-1β,
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其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5-HT,SP, CGRP含量的影响,以期探讨理肠饮治疗IBS的深层机制。结果显示,理肠饮中、高剂量组和得舒特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5-HT, SP含量,升高CGRP含量(P0.05)。理肠饮通过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5-HT, SP含量,升高CGRP含量,使神经元兴奋性减弱,从而提高内脏痛阈,降低内脏高
本文通过临床病例的随机对照分析,对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状态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显示,以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IBS伴焦虑状态,既能缓解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又能改善其焦虑状态,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且无明显副反应,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腹泻型IBS伴焦虑状态的较佳方案。
香砂六君子汤源于《古今名医方论》,功善益气健脾、行气消痰,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我师路广晁教授,从事脾胃病治疗30余年,对脾胃系统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其能够用于多种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