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研究及量效关系探讨

来源 :2007两岸三地博士生NBIC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 雌性Wister大鼠36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黄芪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损伤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黄芪多糖40mg/kg,20mg/kg,10mg/kg和同体积生理盐水.术后4、8、12周用电生理学、形态学方法评估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體鞘成熟度和小腿三头肌肌肉体重指数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可以促进损伤周围神经的再生,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关系.
其他文献
作为人体输出生理信号之一的步态信号通常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分形特征,如何准确地探测到步态信号的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一种改进的重标度极差法准确地捕捉到了人体步态信号不同自由行走速度下的动力学分形特征,而将原始步态信号时间序列随机打乱顺序后分析,新序列则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通过与按节拍器产生的三种对应速率的步态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正常健康人体输出的步态信号呈现长程正相关性,而按节拍器
本文将血清紫外吸收光谱与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用于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在波段200~300nm范围内,吸收光谱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吸收光谱呈比较复杂的形状,有较多的吸收峰出现,表明了血液中大分子基团在紫外波段有比较复杂的吸收现象;(2)不同样本的吸收光谱曲线形状相似,其原因是总的光谱是由若干个分子基团产生的吸收光谱合成的结果;(3)不同样本的吸收峰位置有不同程度的位移。(4) 278nm
本文根据一阶Born近似理论建立了单次散射的无限细直光束频域OCT模型。由仿真结果可知,两种类型的光子出射后在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整接收器的面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抑制多次散射光子,尽可能多的接收到单次背向散射光子。从理论与仿真模型上分析了时域OCT与频域OCT的区别,进一步确立了频域OCT的优势地位,仿真结果可以对成像实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采用高精度液压式微动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和干摩擦两种介质条件下,对应用最为广泛的VBV牙科合金进行了系统的微动损伤实验.微动磨损实验的参数如下:法向载荷Fn为50N、100N,位移幅值为30、20、10、5、3μm,频率为2Hz,循环周次为1~104.实验过程中摩擦力和位移等参数随循环次数增加的瞬间变化情况由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实验结束后,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
模拟哺乳动物的嗅觉神经系统,Wlater J.Freeman提出了称为K系列模型的仿生神经网络,其中KⅢ模型模拟了整个嗅觉神经系统.KⅢ模型具有模式识别能力并具有许多新颖而不同于传统神经网络的特性,如非收敛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基于小世界网络观点分析了KⅢ模型的结构特性.分析结果显示,KⅢ模型具有大的聚类系数,并且其节点数和特征路径长度呈线性关系,这表明KⅢ模型部分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此外,基于随机重
当前镇痛药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筛选强效、非成瘾的吗啡替代物。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筛选出合适的镇痛药靶。药靶筛选可以通过一系列诸如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文献组等层次上的高通量手段来实现。在文献组学层次上,镇痛药靶存在于以疼痛为主题的文献集合中。由于对基因名进行款目识别等过程时会产生“噪音”干扰,人们无法从中成功地选出镇痛药靶。为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首先统计人类基因(蛋白)在每篇文献中的同现次数,并据此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谱成分对非线性混沌的贡献。方法 提出分频段相位随机化替代数据方法,与滴定法相结合,观察不同频段对心率混沌的影响。 结果 HRV高频成分(High Frequency,HF)相位随机化的替代数据使混沌强度显著降低,说明频谱的相位结构影响着信号本身非线性。且HF的相位结构是HRV非线性混沌特性的必要条件。结论 谱分析的频率成分
使用两种不同浓度(4%和6%)的线性聚丙烯酰胺(Linear Polyacrylamide,LPA)作为筛分介质,对片断长度为80bp~584bp的标准DNA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信号,荧光染料为溴化乙啶.改变电场强度从100V/cm到375V/cm,得到电泳电流、迁移率、信号强度、半峰宽以及分辨率的变化曲线.实验测得电场强度与电流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非线性度参数γ分别为:0.
以处理生活污水的A/O除磷工艺出水为试验原水,利用上向流生物滤池反应器,通过分析厌氧氢氧化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脱氮性能、生物活性分布、氮素化学计量学关系以及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等,对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厌氧氨氧化生物池脱氮机理的简要模型。
以竹原纤维、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非织造结合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完全可降解材料.研究了材料降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材料中增强纤维体积分数对材料拉伸、弯曲及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FTIR研究了材料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纤维体积分数为50%时,材料纵横向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分别为23.34、14.97MPa和25.18、19.15MPa;材料降解速度随时间呈加快趋势,且纤维含量高的材料降解较快;降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