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倡导“男到女家落户"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定州市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坚持倡导“男到女家结婚落户”,改革婚嫁模式。通过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弘扬婚育新风尚。这种婚嫁模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刺激和增强农民群众对女孩的偏好,降低和抑制对男孩的偏好,树立了女儿也能养老的新观念,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有利于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其他文献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奥运”成功实现的分析和研究,扩展到大型体育场馆的安全保障问题。分别从相关安全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体育场馆对于应对各种内部和外部、自然和人为的突发危机的安全措施,以及社会中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这四个方面更全面地看待体育场馆的安全问题,并且为保障体育场馆的安全提出了相关于这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大调整。笔者周围的许多小学、中学均发生了规模的调整,或是合并或是停办。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而闯关东又是其中经历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央视大型连续剧《闯关东》的播放,更是再次引起人们对闯关东的关注与回忆.
建国以来.相对于波动起伏的人口科学研究,我国人口迁移的研究,更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领域。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经历了从管制到融合的演变。尽管目前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相当的提高,但社会融合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通过缪尔达尔循环积累理论的框架分析,本文剖析了目前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体制成因,认为目前这种绕开人口系统福利“抄近路”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人口流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三种“过程断裂”,以致现有政策和管理体制难以提高我国社会融合的水平。在此理论的指导之下,基于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体系。
今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在这60年里,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我国人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从1990起,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已经呈现负数,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这一转变使我国人口变化的方向从上升变为趋势性下降,并将逐步达到零增长,直至负增长。也就是说中国人口在1990年后的持续增长,正是由于在这之前阶段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大于O,尤其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阶段形
本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简要介绍期望孩子交易价格原理及其对制定生育控制政策的意义。2.借用期货交易的概念来阐述比现货交易少受财力约束从而更能有效控制生育的经济手段。3.根据期货交易与生育控制的关系之分析,提出一种假说:中国的生育控制本可以较早地更大幅度地运用期货交易手段以减少生育控制的难度并获得更火的成效,并据此提出中国今后生育控制的最根本的任务应是尽更大努力运用期货交易手段来加速实现人口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一段时期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早,其老龄工作组织机构模式和成功经验对老龄工作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的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和中国老龄工作组织机构的现状对比分析,提出加强和整合中国老龄组织机构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针对中国家庭养老的内在机制,西方学者多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预设来分析解释家庭养老,认为家庭养老属于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的范畴,代表性理论包括权力和协商论、互助论和合作群体论。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生产方式论、交换论、功能论和文化论。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化论中较有影响力的“血亲价值论”的论证思路及结论,指出儒家文化圈中所奉行的“个体生命源于父母”的生命来源观是子代对父母生身之恩和养育之恩认定的前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