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在口腔原位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抑菌作用的研究

来源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口腔原位菌斑生物膜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为挑选的9名志愿者行洁刮治,佩戴特制的弹性(牙合)垫.(牙合)垫中颊侧6个部位分别黏附有培养生物膜生长的环形载玻片.志愿者先后分别采用10ml不同浓度的ZnC12漱口2次,每次1 min.每个周期佩戴(牙合)垫48 h,取出生长有生物膜的环形载玻片,对志愿者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进行评估,并采用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技术,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菌斑生物膜厚度(biofilm thickness,BT)及菌斑生物膜的活菌百分比(bacterial vitality,BV%).结果:2.5、5.0、10、20 mmol/L ZnCl2均可减少细菌膜厚度及降低菌斑指数.2.5mmol/L ZnC12能有效降低外层生物膜细菌的活性,5 mmol/L ZnC12可同时减少菌斑生物膜外层和中间层细菌活性,与2.5 mmol/L ZnC1.浓度组相比较,5.0 mmol/L ZnCI2浓度组菌斑指数和生物膜厚度有显著性减少.随着ZnC12浓度升高至10 mmol/L或20 mmol/L,BV、BT和PI值与5 mmol/L相比无明显改变,且漱口时味觉减退、口干等不适症状逐渐明显.结论:2.5、5、10、20 mmol/L ZnC12四种溶液均具有抑制菌斑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其中2.5 mmol/L ZnCI2是抑制菌斑生物膜活性的最低浓度,抑制菌斑微生物生长的ZnC12最佳浓度是5 mmol/L.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P16在口腔白斑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在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变化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polymer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6例单纯增生型白斑、10例异常增生型白斑及3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逐步下降,P16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单纯增生型白斑中表达强于异常增生型白斑组织和鳞癌组织(P< 0.05),P16蛋白在异常增生型白斑中表
目的:探讨0~2岁儿童菌斑中乳杆菌的定植情况,了解乳杆菌与龋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纵向调查8月至32月龄幼儿乳杆菌在菌斑中的检出情况.基线检查225名8个月儿童,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至32月龄,内容包括龋病检查和牙菌斑收集.采用Rogosa选择性培养基作乳杆菌的分离培养并鉴定.检验比较有龋和无龋儿童乳杆菌检出情况.结果:8个月儿童乳杆菌检出率为12.0%,14个月为5.6%、20个月为11.0%,2
目的:探索临床和社会经济学因素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山东省滨州市城区抽取两条街道,调查60~ 80岁老年人300名.采用结构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已被证明适合在中国老年人中使用的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中文版)用于评价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填写社会经济因素相关信息.WHO推荐标准检查DMFT、根面龋、牙周袋、附着丧失,并记录松动牙数目及咬合牙对,复查10%研究
目的:研究疏水涂层对自酸蚀黏结剂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种自酸蚀黏结剂Adper Prompt (AP),iBond(IB),XenoⅢ(XE),SE Bond(SE),将新近拔除的32颗人无龋第三磨牙,去除(牙合)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使用说明常规黏结,树脂修复;实验组于常规黏结后涂布疏水涂层,树脂修复.垂直黏结面切成横截面积为0.9 mm×0.9 mm的条形
目的:观察4种自酸蚀黏结剂牙本质黏结界面纳米渗漏及微观形态,探讨纳米渗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6颗无龋人第三磨牙,制备统一的牙本质玷污层,分别用4种自酸蚀黏结剂按使用说明进行黏结处理,垂直黏结面切成0.9 mm×4mm试件,避光贮存于氨化硝酸银溶液中24 h,经显影固定脱矿后.切成90 nm超薄切片,铀、铅染色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银离子的渗入情况及界面相关结构.结果:4种黏结剂形成的混合层及黏结层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DM8504在大鼠人造牙周袋内的定植能力,为双歧杆菌在牙周病的微生态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取12~ 15周龄,体重200±10g,口腔卫生良好的健康Wistar大鼠16只,以洗必太漱口液预处理3天后,涡轮机垂直去骨建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侧深4 mm的人造牙周袋.一侧在牙上标记为接种侧,袋内注入3×109 cfu/ml DM8504红霉素耐药菌株BS(Bifidob
会议
目的:为加强广东省儿童口腔卫生工作,探索口腔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效果和存在问题,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方法:经广东省卫生厅同意,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于2009年选择广东省部分地区7家医疗机构对小学生实施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窝沟封闭、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项目实施过程包括项目培训、项目实施、中期督导和项目验收.结果:7家医疗机构中有5家按计划完成项目工作
目的:从离体吸收乳牙根中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人乳牙破牙细胞。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新鲜离体乳牙中分离获得破牙细胞,结合相差显微镜、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特异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破牙细胞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硬组织吸收功能鉴定。结果:采用酶消化法可分离得到成熟的破牙细胞,组织学上表现为多核巨细胞、有多个伪足,TRAP染色显示破牙细胞胞浆呈酒红色阳性着色。电镜下
目的:儿童畏惧表-牙科分量表(Childrens Fear Survey Schedule-Dental Subscale,CFSS-DS)中文版的研制及对其心理测量学性质进行考评,为其在中国儿童人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西方量表译本评价和修订的标准化程序,对CFSS-D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建立CFSS-DS中文版.使用该量表对口腔门诊按就诊号随机抽取的367名5~12周岁儿童进行牙
目的:通过探讨牙外伤儿童心理学特点和心理行为特征,分析牙外伤的发生与儿童心理学特点之间的相关性,为其防治提供心理学基础.方法:收集就诊我科的7~11岁儿童患者:恒前牙外伤组及对照组各57名,进行问卷调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分析人格特征,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析行为特点.结果:EPQ的P、N分量表得分、CBCL平均得分、行为问题检出率:牙外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