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型社会与人口红利并存:矛盾及其根源

来源 :中国人口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型社会指老年人口比例超过一定的界限。在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老年型社会意味着老年人口负担重,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人口负担重,而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负担不断加重。人口红利意味着人口负担轻。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老年型社会与人口红利两种人口现象是不应同时出现的。有资料显示,中国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社会,同时又处在人口红利期,且201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红利最为丰厚。老年型社会与人口红利两种人口现象在中国同时上演。这表明我们在老年型社会、人口红利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上已陷入矛盾与混乱。亟待加强研究,从理论上探究其矛盾产生的根源,以加深对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群对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商品和服务)有着较大差异。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更是取决于人口中劳动力规模。当总人口稳定时,劳动力的比重就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同时劳动力的变动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又受到其他人口(消费群体)影响。因此,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人口的未来发展
多年来,关于计生政策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些论断缺乏严谨论证且具有误导性,笔者将对“生育率降到很低水平后很难回升”论进行反驳。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长期有效的计划生育实践,我国迅速增长的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已从一个高生育率国家步入到低生育率国家行列。回顾人口学60年的发展史,生育率研究历来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重地。虽然当中国人口数量的控制任务接近完成之后,人口学的应用方向开始多元化,人口学研究的队伍也有所萎缩,但围绕我国人口生育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而展开的研究并未因此而减少。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稳定有序的状态。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这一要素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人口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口转变完成,但并不意味着广东人口问题的解决。相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广东人口问题将从以往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多、增长速度快的比较单一的问题,向伴随生育率下降而出现的多重性问
本研究采用狭义的家庭政策概念,指政府针对家庭,稳定家庭与承担家庭功能的社会政策,包括生育孕产政策、婚姻政策、养老与儿童保护政策等。政府对家庭功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政策的走向,社会政策的演变过程事实上是对政府与家庭责任界限不断重新界定的过程。
本研究从家庭保健服务的现状出发,总结开展家庭保健服务的运作模式,探讨家庭保健服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发挥的作用,重点研究家庭保健服务的效果和效益。
近年来,乡村—城镇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和在城市的融入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流动人口在目的地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也已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然而值得重视的是,迄今在这一问题上的大部分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对流动人口的两栖特征和流迁过程的不确定性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研究把流动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视为一个单向的过程,希望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融人和定居,使其能为
长期以来,中国养老问题的被涉及总是伴随着“孝文化”这一载体,而养老本身并不被认为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养老问题才越来越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老方式的研究对象以城市为主,大部分都散见在有关人口老龄化和老年问题的研究中,而且各种提法和观点能达成共识的并不多。事实上,中国老年人口主要居住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
中国的两场人口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时经历着两场人口革命:生育率的迅速转变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发生在当代中国的数以亿计的人口流动,无论从其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角度看,还是从其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角度看,都堪比生育率转变,堪称中国的另一场人口革命。有学者评价,流动人口的迅速膨胀是中国社会一个最剧烈的变化,也有学者指出,更趋活跃、更具自发性和市场化的人口迁移,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部门生产单位产值(产品)所需的劳动力占用量,差别很大,并且部门的变动,又处在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系统总体中。因此,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来测量各部门对劳动力的拉动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就是通过产业关联来研究各部门的投入对劳动力的总体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