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方言和南部吴语的共同点举隅

来源 :上海市语文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南部及江西东北部层峦叠嶂,瑰丽奇异,方言面貌独特,然昔日深入其境开采者寡,难以揭开其庐山真面目.近年情势丕变,专书、辞典陆续付梓,旁人方得一窥堂奥.自罗杰瑞教授《江山方言中类似闽语的成分》发表以来,南部吴语,特别是处衢片和闽语的关系顿成新的焦点,受到学界关注.闽北方言和浙南吴语相互毗邻,异同互见.本文将提出两者之间几个音系上及词汇上较少为人提及的共同点.
其他文献
本文将结合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类比映射理创(Analogical Mapping)和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对语法隐喻加以认知意义上的阐释,寻找语法隐喻在认知上的理据和工作机制,从而加深我们对语法隐喻的认识。基于概念整合理论,本文将对类比映射和句式投射在语法隐喻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说明语法隐喻是一种语法整合,即某
我们把影响称谓语的选择归纳为两个主要相关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与社会关系有关,包括称谓人与被称谓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个人因素涉及个人态度,包括称谓人表达的等同、亲密和情感。在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看到,他们对称谓的类型和影响称谓选择的社会原因作了大量的研究。对于个人原因,学者们描述了有这种现象,做出的解释是出于等同或者表示亲密或熟悉的考虑,但是他们并没有对这种出自个人因素而选择的称
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话语类型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最基本的、主要的特征,还有一些特征如一些非语言手段是辅助性的。这些非语言手段形象、经济地传递了一定的意义,按照韩礼德的说法,它们传递了一定的经验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话语类型特征的探索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要真正穷尽话语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还需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熟悉话语类型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学习话语类型、了解话语类型、掌握话语类型,
本文根据韩礼德派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从时态、情态、照应和词汇衔接四个方面分析两则报刊语篇,试图发现这两个语篇是何以分别能成为语篇、作者又是如何选用语法结构和衔接手段,有效地创造话语环境,使语篇达到功能释义和得体性的和谐。本文进而探讨这种分析对于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过去对关系小句的研究主要是在结构主义语一言学的框架下进行的,往往只谈结构,但忽略了语义、语用、认知等问题。认知语法认为,语言能力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语法结构是概念化的结果。语言知识源于语言的使用;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句法、语义、语用是相互依赖的。有鉴于此,本文将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以汉语为语料,探讨汉语关系小句的上述几个问题。为了说明问题,本文也对英汉关系小句进行一些对比研究。
禅是一种思索,因为它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不可言传。虽说禅不是言语可以表述的,但是历代禅宗故事集合而成的传灯录,蕴涵了历代禅师们对禅的深刻领悟。正所谓禅本无言,言却藏禅。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就指出佛教具有辩证法思想。孙昌武认为禅说是“不说而说,说而不说”。那么,究竟什么是“不说而说,说而不说”?本文首先简述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介绍了梅尹将语用学定义为语境化的适应性活动,认为言语行为以及一切使自己适
由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于2006年4月20.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演讲厅举行。学术周活动包括11位中外系统功能语言学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学术报告,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和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名誉或兼职教授以及中心的顾问。本文着重陈述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予以简评,最后扼要报道其他相关信息。
象声词是摹拟某种声音的一类词.上海话里的象声词非常多,有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的,还有三音节、四音节的.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象声词大都是双音节象声词变化成的形式,本文称之为象声词的复杂形式(也可以称作"生动形式").本文仅就上海话象声词构成三音节和四音节的复杂形式作专题探索.
笔者写作本文前,共搜集到舟山方言中结构较固定的该类常用词共有286个,如此众多的ABB式摹状形容词对于形成舟山方言词汇的特点,丰富舟山方言的色彩,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拟从语音、结构、语义和语法几方面进行分析。
吴语、赣语在赣东北接缘的态势分化和融合是人类语言的两类基本演化模式,而在汉语方言发展过程中,这两类模式一直是同时贯串于其中的。汉语各方言无疑都具有同源关系,而方言之间又还经常发生着接触关系。因此,汉语方言的发展包括同源分化和接触融合两方面的演变,方言接触研究则是汉语方言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上的接缘是方言接触的地缘基础,而方言之间语言成分的借贷则是方言接触实现的途径。赣东北吴语中有较多的来自